正文 第四十五章 滿滿的梨和蘑菇
這二十斤酒米可要不少錢,可季老太今天賣了不少錢,财大氣粗的把錢給了,一家子喜氣洋洋的往回走。
回到家裡,季老太就直奔自己小孫女那屋,抱着孩子壓低聲音道:
“苗丫頭,你可真是奶奶的小福星!
你給的方子釀出來的酒可好啦,百姓們都喜歡的很。
今天買的可好了。
”
當下季老太就長歎:“你可比你爹他們有用多了,奶一大把年紀,可就享你的福。
”
季苗苗瞅見季老太這麼長歎,心下也是有點心疼。
這畢竟一家子才剛起步,季老太累的很,等以後錢掙多點了,自己奶奶也可以享享福。
這一天一定不遠!
季家今天賣了這麼多酒的錢,家裡都喜氣洋洋的,事後到這邊來的蘇繡兒得知這件事,也都為季家高興。
季老太待蘇繡兒親切無比,這媳婦可幫了家裡的大忙,要不是她,誰知道這方子裡寫的是啥呀。
咳咳…當然現在還不是她兒媳婦,但以後總歸是。
才親熱的拉着蘇繡兒說兩句話呢,就發現蘇繡兒背後背着個背簍。
這背簍還是季大哥專門為了讨蘇繡兒的歡心給他編的。
也難為了這直男,讨好心愛的女子,隻能是編竹筐了。
“繡兒,你是要去拿什麼東西?
”季老太疑惑。
蘇繡兒就笑了,“大娘,我聽張老太說了,現在正是這山上生蘑菇的季節,想着這菌子拿回來好熬湯喝,便想去山上看看。
”
對啊!
季老太一拍腦袋,連忙自己也跑去屋子裡拿出一個背簍來:
“瞧老太婆這記性!
都把這事兒給忘了。
這一年到頭不吃菌子怎麼行?
咱也馬上去采。
”
旁邊的世稼世良等人頓時激動了,“奶!
我們也要去!
”
他們的老師都上山去采菌子了,他們在家裡也不可能認字。
季老太也沒反對,隻是嘀咕:“小子們一天天的就知道調皮,這一天天要霍霍多少肚子裡的糧食呢?
”
也就是她家有苗丫頭這個小福星,才養得起這幾個小子,否則的話,路上好多孩子都直接給餓死了。
小子們渾不在意,他們去了幾次山上,次次都有大收獲,早就把山上視為百寶箱般的存在。
何況他們知道他們奶刀子嘴豆腐心呢。
正好今天天氣不錯,家裡的男人們就在家裡釀酒,女人們就帶着小孩準備上山去采菌子。
如今正是草長莺飛的時節,樹木茂盛,山的坡上點綴着一片片的紅花黃花,時不時有一陣山風吹過,便撲鼻而來草木清香。
一群人說說笑笑,倒也别有滋味。
季苗苗看着這沒有遭到污染的綠色生态,在心底不禁感歎景色優美,這樣美麗又自然的景色,在現代社會可真難得一見。
随便發個自媒體平台,網友估計都會被這一片的景色驚豔到。
正當季苗苗在心底感慨,突然,前方正在撒歡跑着的五個小子就傳來驚叫聲。
“奶!
娘!
你們快過來看啊,這裡有好大一篇蘑菇!
”
“對啊!
還有好幾朵,好大喲。
呀,這邊還有一片小的。
”
“這蘑菇看起來就好吃。
”
“……”
季老太一行人趕緊就加快步伐,走近了一看,果不其然,這處居然長着好幾灘。
“喲,這可是三塔菌!
”季老太頓時眼睛就亮了,“這菌子拿來熬湯再好不過了!
價格又貴,我可都好久沒看見過了。
”
葉秋雲也有些意外,“而且還開得這麼好,全是大朵大朵的。
看着就鮮嫩。
”
季老太看了眼兒媳婦懷裡的小孫女,心裡知道這恐怕跟自己的小孫女脫不了關系。
小孫女是個有福的,無論走哪兒,好東西都多。
幾個人馬上蹲下身挖,五個小子們在旁摩拳擦掌的想要幫忙,被季老太制止:
“小孩子笨手笨腳的,把這菌子弄壞了就不好吃了。
上一邊玩去。
”
三塔菌一般都是成群結隊生長,如果發現有一處有,那它周圍一定還有另外兩處,所以季老太打眼一看,就發現了另外兩處。
這三塔菌生得比較密集,數量均是在十朵以上,但這次他們碰見的三塔菌實在是生的多。
挖完都裝滿了一個小背簍。
季二嫂背着這小背簍就走在葉秋雲旁邊,菌香讓季苗苗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她現在已經6個月大了,快到長牙,嗅覺一受到刺激就容易滋生唾液。
葉秋雲見她直勾勾望着三塔菌,又口水長流的模樣,忍不住抿唇笑了:
“看啥呀?
你還想吃嗎?
可惜你太小了,長大點再說吧。
”
季老太立馬點頭,“就是,等你長大點兒,奶到處給你找來吃。
”
妥妥一個寵孫女狂魔。
蘇繡兒也在旁邊笑。
原本她不理解為什麼季家這樣寵愛孫女,到現在越來越明白這季苗苗真的來頭不小,給家裡能帶來這麼多東西,興許真是仙女下凡呢。
自己未來的夫家有這樣有福氣的小是好事,蘇繡兒也跟着沾光,心裡挺高興的。
季苗苗見大家這麼開心,決心讓大家更開心一些,上次來的時候裝的都是一些蔬菜布匹,可沒有發水果呢。
古代的水果價貴,因為野果通常在深山裡,長得也不甜,種植的果子通常都是供應達官貴族,尋常百姓難買得起。
她扒拉了一下自己的空間,發現商場裡有一大批皮薄汁多的梨。
這天氣吃一口梨,多有滋味?
打定主意的季苗苗乖巧縮在娘親的懷抱裡,瞅着他們必經之路上的合适位置,投放了一大堆梨。
家裡的小子們沒一會兒就發現了這堆新鮮的梨,頓時興高采烈,“奶!
妹妹送的梨!
”
說着,男孩們就把地上的梨撿起來,即便沒吃到嘴裡,鼻間萦繞的也都是梨清甜的香味兒。
季老太快步上前,看着這一大堆梨,眼睛裡滿是喜悅,拿起一個看了看:
“這果子可真飽滿,看着就甜。
”
臨安縣城裡也有人在賣果子,賣的都是些野果,看着又小又澀的,哪比得上現在她面前這梨。
說着,她就利索的把東西往自己背簍裡裝,
“快放到背簍裡,這又是咱苗丫頭送的,當心一會兒被别人看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