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一眨眼,洛無憂這才恢複呼吸,眼神有些躲閃道:“不,不要打擾她,找到之後,隻要監視她,别讓她有機會出現在盼盼殿下面前就行。
”
“好的,奴婢明白了,奴婢這就下去安排。
”
宮女領命退下後,洛無憂握着自己的拳頭,擱在心口位置。
她望着帳頂,喃喃道:“對不起,我不能讓你在盼盼面前出現,你是個‘已死’的人,你本就不該再以以前的身份出現。
隻要你好好地過你的日子,不來打攪我們,我是不會傷害你的。
”
雖然華秋死後,盼盼黏她的情況變得沒那麼嚴重了,可是華秋說的那些話,像刺一樣深深紮在她的心裡。
她不時就會想起來,不時就會恐慌盼盼知曉她不是他的生母。
她的腦海中,甚至不受控制地想到兩個孩子長大以後,盼盼受奸人唆使,然後和安安反目成仇,和她反目成仇的畫面!
那太可怕了,她絕對不能讓那種事情發生,所以她要從現在開始就做好預防準備。
洛無憂的擔心,其實并無道理。
前朝群臣也在關注盼盼、安安這兄弟倆的未來之争。
不少大臣給澹台蓮華進谏,讓澹台蓮華早立剛安安這個嫡子為太子。
也有大臣提反對意見,明面上說的是,盼盼養在皇後膝下,也是嫡長子,再加上澹台蓮華正值盛年,所以立太子的事情不用着急。
可那些大臣們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
一連幾日,大臣們都在朝堂上為立太子一事吵得不可開交。
澹台蓮華每每都是态度不明,叫大臣們猜不出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這一日,在大臣們議論立太子的事宜時,終于有一個大臣提起了别的事情——彈劾金來寶,建議澹台蓮華降金來寶的職,并命金來寶趕回涼州。
澹台蓮華眼睛一亮,咳嗽幾聲,讓朝堂肅靜了下來。
“陳愛卿這是提醒了朕,朕剛好有一樁事關金将軍的喜事,要與大家宣布。
”澹台蓮華給旁邊的老太監示意。
老太監立馬拿着提前準備好的聖旨,走到衆人面前宣讀,宣布了金來寶調查倭國細作,提供細作名錄,最終倭國細作全部落網,現在正從各地押解回京,進行審訊一事。
除了提前知道了這則消息的那幾個大臣,衆臣嘩然。
朝堂上像是炸開了鍋一樣,大臣們議論紛紛。
見沒人再說關于立太子一事,澹台蓮華暗暗偷笑,為自己感到機智。
等大臣們議論得差不多了,他給老太監遞了個眼神,老太監立馬吊着嗓子,讓大臣們肅靜。
澹台蓮華唇角微勾,語氣愉悅開口道:“所以,諸位愛卿莫要再揪着金将軍不放了。
金将軍是為了正事,才趕回的京城。
朕也是為了讓金将軍配合、負責捉拿倭國細作一事,才将金将軍留到此時。
”
說着,澹台蓮華的聲音和視線又冷了下來,“朕之所以隐瞞到今日,也是怕走漏了風聲,叫那些蟄伏在我大安的倭國細作警覺逃脫。
”
澹台蓮華坐在高位上,清楚地看見角落有幾個大臣垂下了頭去,希望隻是他的錯覺吧。
澹台蓮華收回目光,恢複笑意:“金将軍大功,該賞!
就賞……他夫人腹中的孩子吧。
他日那孩子誕生後,若是男兒,就封縣侯;若是女郎,就封縣主。
食邑千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