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村色撩人

第134章 高山仰止

村色撩人 指尖風月 3743 2025-02-06 16:51

  一大早,李少安從村支部出來,手裡拿着趙雪梅給他摘抄下來的張師德與村部借款記錄,上面密密麻麻一共借了有十幾筆,加起來總共有一千一百來塊。

  仔細看了那些借款的數據,每一筆大概都在八九十不等,而且時間大都集中在春秋兩季,李少安隐隐感覺到了什麼,不過在一切确認之前,他還不敢妄下斷言。

  等到中午,村裡小學食堂開飯的時候,李少安來到了校園。

  學校很殘破,黃土操場,一間漏雨漏風的教學樓,旁邊有一間低矮的房子,有個煙囪向外冒青煙,那裡是這所鄉間小學的食堂,平時張師德就是在那裡為學生們準備午飯。

  走進教室,二三十個機敏伶俐的小孩子,大眼睛烏溜溜地看着李少安。

  由于師資力量極度匮乏,教育資源短缺,小學所有年級都是彙聚在一個班上課,張師德就這樣一個人教了整個學校的孩子。

  “松樹、松林,你們叔叔來了。
”很快,就有小孩子大聲說道。

  李松樹、李松林一看李少安親自前來,隻當叔叔跑來學校監督二人吃飯,吓得趕緊低頭扒飯,生怕被李少安批評。

  走到侄子面前,檢查起兩人瓷盆裡的米飯,結果和預想中的一樣,米飯發黃,帶着一股陳米的黴味。

  陳米并非不能吃,隻是比起新鮮大米來實在差了太多,而且吃得多了對身體會有不好影響。
尤其是這些小孩子,身體抵抗能力本來就比成年人弱,給他們吃陳米可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又檢查了一下其他孩子瓷盆裡的米飯,都是如此,除了黃黃的米飯,盆裡就是一點清水煮的蘿蔔和白菜,有幾個幸運的小家夥盆裡面能飄着一顆肉沫星子,對這些可憐的小孩子來說已經是如同中了大獎一樣。

  一眼望去,看着這些朝氣蓬勃的孩子們,滿眼都是自己在這裡讀書時的影子。

  熟悉的教室,熟悉的走廊,熟悉的課桌椅,一晃十多年過去,孩子們的笑臉依舊鮮豔,黑闆上的闆書仍然遒勁有力,唯獨那個講台上的身影已經老去,白發蒼蒼,滿頭皺紋。

  正出神,門口張師德走了進來,檢查孩子們吃飯的情況,不想卻在教室裡看到了李少安。

  兩人的目光相對,張師德明顯很是錯愕,沒有料到李少安會出現,一時間嘴巴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張老師,我們去外面走走吧。

  李少安感覺到張師德的尴尬,為了不讓他太為難緊張,主動提出了去外面走走的建議。

  在學校的黃土操場上,這是李少安曾經無憂無慮奔跑的地方,如今他已經長成和張師德并肩而立的男人。

  “是不是遇到什麼難處了?
”李少安目光望着遠處。

  張師德幽幽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唉……一言難盡……從昨天起我就知道,這事恐怕瞞不住你。

  “學校沒錢了……”

  “食堂的米和菜不是學生從家裡帶來的嗎?

  “那是以前了,三年前有一次村裡好幾戶人家不讓孩子來上學,原因就是不願意交糧,那幾家父母态度很強硬,我上門做過好幾次家訪,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他們怎麼說都不肯答應。

  李少安聽得眉頭緊皺,深知教育的重要,尤其在這大山溝裡,想要走出去最好的途徑就是接受教育。

  張師德無奈道:“眼看那幾個孩子要辍學在家,可憐的很,我實在不忍心,便答應從此上學不用再交糧,一切由學校負擔。

  說是學校負擔,其實還不就是張師德一人負擔,張師德隻是一個民辦老師,工資低得可憐,每月隻有二十塊。
教育局每年下撥給這個鄉村小學的教育資金更是少之又少,全年也就不到一百塊。

  可想而知,以張師德所有的收入加起來,想要負擔二三十個小孩子的吃喝是件多麼恐怖的事情。

  李少安走在張師德的斜後方,一路慢慢跟随,看着這位頭發花白的老者,為他那份崇高的師德所感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那一刻,李少安突然覺得張師德微微有些佝偻的背影是那麼的高大,那雙肩膀之上承載的是這所鄉間小學無數孩子的未來。

  李少安卑躬地向張師德深深地鞠躬,在他的前面,自己顯得是那麼的渺小。

  張師德連忙扶起李少安,内疚道:“我也是沒有辦法了,買不起新鮮大米,這才隻能買更便宜的陳米,實在是對不住孩子們。

  作為張師德的學生,又是鐵山灣的村民,帶着一腔熱血回到這片故土,李少安隻覺得如果連這些孩子們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又談何帶領小山村走向富裕。

  張師德師德高尚,大愛無私,能做到如此地步,他李少安雖不及張師德這般崇高,但也絕對不會對此事袖手旁觀。

  “張校長,我向你承諾,等我稻田的水稻豐收之後,一定向學校捐贈三百斤新鮮大米。

  “少安,你……我代表全校的學生謝謝你了。

  張師德老眼濕潤,眼眶倏地脹紅,幾滴混濁的老淚順着布滿皺紋的臉頰滑下,發至内心地向李少安鞠躬緻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張師德的内心是高興的,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學生成人成材,而李少安無疑是他這輩子所教的學生中讓他最驕傲的一個。

  “不敢當,不敢當!

  李少安趕緊扶起張師德,自慚形穢道:“與您比起來,我所做的不值一提。

  突然想起來自己的蘑菇現在正值豐收,李少安又說道:“張校長,我看孩子們除了白菜蘿蔔也沒有其他菜吃,從明天起,我每天給你送些新鮮的蘑菇,這樣一來也能讓孩子們換換口味。

  張師德又一次向李少安鞠躬,他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向李少安表達謝意,對于李少安的幫助他并沒有推辭。

  張師德的狀況早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隻能靠着不斷向村裡借款來維持學校的運轉,李少安的慷慨相助,對現在的張師德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這世間錦上添花的人太多,而真正能夠雪中送炭的人卻太少太少。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