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茹是什麼時候被帶走的?
”
“就剛才,你來之前被兩個人給帶走了。
”
李少安皺起眉頭,問道:“你剛才說,是慧茹去上面舉報的蔣衛兵?
”
李慧英點頭答道:“她看我被蔣衛兵欺負,想要替我出頭,所以才會做了傻事……嗚嗚嗚……”
“不對啊!
”
李少安感到這裡面有些不太符合常理,按理說李慧茹就算是要舉報蔣衛兵,肯定也得做足了準備,先把自己摘幹淨。
可眼下李慧茹自己都沒能保全,這不太像她平時做事的風格。
“那你是什麼意思?
”
“沒什麼,總之現在局勢不明,我們什麼都做不了,一切隻有等結果出來。
”
話是這麼說,李少安心裡也在絞盡腦汁地想辦法,現在的情況李慧茹肯定是不幹淨的,加上蔣衛兵那邊一審,把兩人以前的事情吐露出來,到時候可就真的無力回天了。
李少安忽然問道:“他們怎麼把你帶走?
”
李慧英愕然,說道:“我……我也不知道啊,我恨得帶走的是我而不是慧茹。
”
……
别過李慧英,李少安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按理說要調查那起碼也是先調查李慧英,畢竟她這個前鎮長夫人和蔣衛兵之間的關系要親密得多,怎麼就直接繞過了她,轉而調查起了李慧茹。
以李少安對蔣衛兵的了解,這人絕對不會放過李家姐妹倆,自己就算進去,那也得把這兩人搭上。
回到米粉廠,剛到門口,就看到王芳一臉焦急地站在那兒。
見到李少安回來,王芳頓時露出開心的笑容,立馬迎了上來。
“老闆,你可算是來了。
”
“怎麼回事啊?
”
“廠裡來客人了,廠長正在陪着呢。
”
“來誰了?
”
王芳湊到李少安耳邊小聲的說了幾個字。
李少安眼睛忽地一睜,沒有想到,劉光榮居然會登門到訪,加上最近楊橋鎮風雲激蕩,也不知這劉光榮到底為了什麼而來。
“劉書記人呢?
”
“廠長帶着參觀倉庫去了。
”
“廠裡的事情你先盯着,我過去看看。
”
說罷,李少安趕緊往倉庫那邊走,穿過廠房,來到後面的一塊坪地,果然在倉庫門口看到了劉光榮和幾個鎮幹部以及陪同的沈春蘭。
“劉書記,不知您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李少安露着笑臉走了上去。
“喲,李少安來了。
”劉光榮笑道:“我正帶着幾個幹部同志來你的米粉廠學習,聽說楊橋鎮以前還有一家老米粉廠,正是被你這個新廠一步一步給鲸吞蠶食,吃掉了所有的市場份額,最後不得不破産變賣,我們正是想來參觀和學習優秀民營企業的生産模式,希望以後也能把民營企業的優勢搬到鎮辦企業中去。
”
李少安的心裡在嘀咕,他拿捏不準劉光榮這話裡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意思,既然都提到了老米粉廠,那麼劉光榮不可能不知道老米粉廠和蔣衛兵、李慧茹之間的聯系。
不管李光榮到底知不知道,還是有意要在李少安面前提及,此時李少安唯一的應對就是舉重若輕,避過老米粉廠。
“既然劉書記是來參觀學習的,那我就帶大家在廠裡轉轉。
”
“不用了,剛才沈廠長已經帶我們看了一遍。
”劉光榮回頭看了一眼沈春蘭,又看着李少安,笑問道:“當時老米粉廠無論體量、規模、經驗、市場占比都比你的米粉廠要高,能不能說說你是用了什麼辦法才能在競争中赢下來。
”
話到這裡,李少安不可能不懂,可就算是懂了,還是隻能繼續裝做不懂。
面對劉光榮的問題,李少安笑答道:“其實像我們這種小型民營企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先進的管理理念,可以充分地調動員工的生産積極性,從而極大地提高生産效率。
”
劉光榮擺手笑道:“果然是大學生,說話都是一套一套的,行了行了,我也不問你這些了,其實呢我剛才讓沈廠長給我看了你們米粉廠的财務報告,發現你們廠上半年的經營狀況非常不錯,生意越做越大,都已經吃下了周邊幾個鄉鎮的市場,這是好勢頭啊。
”
“謝過劉書記誇獎,我也就是小打小鬧,沒什麼大能耐。
”李少安猜不透劉光榮的來意,所以說話故意藏鋒守拙。
“你這都叫小打小鬧?
那楊橋鎮還有幾個幹大事的?
”劉光榮笑道:“你就别在我面前謙虛了,自從上次在鐵山灣見了你,吃了你養的那個魚稻共生的稻花魚,我就一直覺得你是個人才。
”
李少安擺手道:“不敢不敢,我哪算什麼人才。
”
“你看,又謙虛了是吧,有沒有聽過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啊?
”
“劉書記太擡舉我了。
”
劉光榮忽然正色道:“不跟你說笑了,其實這幾天我一直在琢磨你提的那個魚稻共生,水稻要生長,免不了蟲害,這水裡養了魚,不光可以驅除蟲害還能給水稻提供肥料,光是能想出這樣一套生态系統,就說明你小子腦袋裡有點東西。
”
“我們去那邊談談吧。
”
劉光榮指了指遠處,示意有些話要和李少安單獨來說,其他人也都明白劉光榮的意思,遂不再跟在兩人身後。
到了一旁,劉光榮目光炯炯地盯着李少安,一直沒有說話。
“劉書記,看來你好像還有别的事情?
”
“這些日子楊橋鎮的動蕩,相信你也親身經曆了吧?
”
“什麼動蕩,我還真不知道。
”李少安裝傻充楞。
“現在這裡隻有我們兩人,有什麼就說什麼吧,這些天楊橋鎮的情況你肯定也有所了解。
”劉光榮面色沉重,“蔣衛兵一倒,整個楊橋鎮的經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現在國家鼓勵全國上下大力發展經濟,尤其是鼓勵中小民營企業發展,我們楊橋鎮的經濟有大半都是靠民營企業頂着,他們這一跑現在的楊橋鎮就是一片爛攤子。
”
作為鎮委書記,在扳倒了蔣衛兵以及其勢力之後,劉光榮要考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發展經濟,經濟才是政績考核的第一指标。
李少安明白了劉光榮的來意,眼下鎮上人心不穩,大家都怕被牽連,能跑的也都趕緊跑了,就怕留下來遭殃。
“關于這個,我确實也有聽到過一些消息,不過倒是沒去在意。
”李少安說道。
“所以我才覺得你說的那個魚稻共生很有遠見,稻子要長得好,離不開水裡的魚。
”劉光榮笑道:“你的米粉廠現在是鎮上的重點企業,這個時候越發要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如果在資金、政策上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向我反映,我們鎮委鎮政府一定會大力地支持。
”
“一定,一定,多謝劉書記。
”
李少安這下算是弄明白了,劉光榮今天過來是要穩住自己。
眼下楊橋鎮那些個體戶、民營企業家,一個個都人心惶惶,誰還有心思做生意,劉光榮這是要拿李少安來當典型,把他豎成一面旗,用來告訴楊橋鎮的那些搖擺不定的人,讓他們穩下心來安心發展。
“馬上就要到中午了,要不我安排人準備午飯,劉書記和幾位幹部就在我們廠裡吃個便飯吧。
”
“不了,下午我還要去縣裡彙報工作,吃飯就不用了。
”
在廠裡轉了一圈,該說的也都說了,劉光榮和李少安心中各有自己的算盤。
劉光榮要走,李少安跟着一路相送。
到了門口,想起李慧茹的事情,李少安忍不住試探地問道:“劉書記,剛才你說要大力鼓勵鎮上的民營企業發展,既然要讓大家的心定下來,那之前那些……”
劉光榮拍了拍李少安的肩膀,叮囑道:“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其他的事情别想太多,好好把企業做好。
”
送過劉光榮,李少安回到米粉廠。
沈春蘭立即來到身邊,說起了剛才的情況。
“少安,我看這個劉書記就是為了穩住你才特地過來的。
”
“是啊,現在楊橋鎮人心浮動,大家都害怕被蔣衛兵的事情牽連,他這是要把我拿來當典型,做給那些猶豫不決的人看。
”
沈春蘭輕歎道:“真沒想到,蔣衛兵一倒,居然能牽扯出這麼大的動靜。
”
李少安說道:“他在楊橋鎮苦心經營多年,鎮上的勢力盤根錯節,大部分做生意的都免不了和他有過交集,估計劉書記自己也沒想到拔掉一個蔣衛兵,還能扯開這麼大個窟窿。
”
沈春蘭擔心道:“他現在的意思是想拉你來當這個典型,可我還是有些擔心,槍打出頭鳥啊,把你推到最前面,這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
“别想這些了,想來想去也改變不了什麼,總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李少安一攤手。
“你呀,果然永遠都是這麼一副天塌下來都不慌的樣子。
”沈春蘭輕聲笑道。
雖然李少安表面上擺出一副并不在意的樣子,但心裡可一點不敢輕視,這風向說變就變,誰知道後面會是什麼樣子。
“嫂子,麻煩你幫我整一份米粉廠的股權書,盡量快點,我有用。
”
“好,我這就去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