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城中亂象
宋玉枝煮出來的山藥枸杞小米粥,金黃的小米粒粒飽滿,雪白的山藥切成小塊,豔紅的枸杞點綴在其中,色澤豔麗,誘人食欲。
那搭着陸小哥肩膀的官差,本來是為了給他解圍才岔開了話題。
聞着香味介于濃郁和清淡之間的香味,不覺還真有些餓了。
“李叔你先吃,我這就給大夥兒盛粥來。
”
陸小哥乖覺地讓出了自己手裡這碗,腳下一拐又去往竈房。
宋玉枝剛把一鍋粥盛進大盆,見他進來,就把粥盆和碗勺一并放上托盤,讓他給端了進去。
小米煮出了濃稠的質感,散發出樸實醇厚的米香,山藥軟軟糯糯的,每一塊都吸飽了小米的清香,軟糯甘甜,入口即化,加上一些枸杞,點綴了酸甜的味道。
一衆官差連日來都忙得腳不沾地,胃口多少受到了影響。
一碗下肚,暖意從口腔一路蔓延至胃裡,仿佛置身于溫泉之中,說不出的熨帖和舒坦。
有官差說怪了,“我平常都不愛喝粥的,今日這粥怎麼這麼好喝?
不就是小米和山藥嗎,也沒啥特别的調料哇!
”
旁邊的官差罵他,“怎麼就‘怪了’?
宋小娘子可是開店半年,就能拿下管家食肆名額的人。
大人們都能被她的廚藝征服,征服一個你算啥?
”
還有好些本身還賴在炕上,享受得來不易的休息時光的一隊官差,聞着香味從屋子裡出了來。
一大鍋粥湯,很快就讓一衆官差吃了個幹淨。
對他們這些正當壯年、近來工作量又繁重的人而言,一兩碗粥湯可不頂飽,反而越吃越餓!
好在陸小哥端走粥湯之後,宋玉枝沒閑着,已經燒好了一葷一素,蒸好了幾十個饅頭。
飯菜上桌,葷菜是色澤紅亮、入口濃香的回鍋肉,素菜是酸甜開胃的醋熘白菜,搭上剛出鍋的松軟白饅頭,怎麼一個美字了得?
!
“這菜也太好吃了!
連饅頭都暄軟的像雲團一樣!
我這輩子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飯!
”
“我作證。
我往常下了值,也去過宋記用飯。
但日常宋記的飯食,都沒這麼好吃!
”
“這肯定啊,宋記普通的飯菜都是大鍋菜。
後來更是大多都是宋小娘子的徒弟做的。
今遭咱們兄弟一共就二十來個人,隻能算小鍋菜。
而且是宋小娘子親自做的。
”
“聽說年頭上咱同知大人開了二十兩銀子工錢,想讓宋小娘子去烹制一餐宴席,宋小娘子都沒應給婉拒了呢。
”
“哈哈!
那咱們豈不是比同知大人的待遇還好?
”
一衆官差吃着飯,聊着天,個個都看着比過去幾日精神多了!
還有人可惜昨晚沒趕去城西救火,不然搶救出來一些無主的食材,今日還能再添兩個好菜!
陸捕頭見了,神色不由松快了幾分——
衙門的官差,吃的是公家飯,出去很有面子。
但說到底不過是沒有品級的小吏而已。
要說小吏裡頭人人都有一顆保家衛國的熱血心,那實在稱不上。
往年豐州城遇上動亂,小吏們都多少有些疏懶松散,更過分一些的,還會尋個由頭消極怠工,幹脆躲出去。
今遭陸捕頭暗中得了霍知州的指示,把落腳點設在清水巷。
不少人都有怨言。
同樣是在城中一帶駐守,清水巷不過是平頭百姓的紮堆的地方,選擇留下的百姓能顧好自家就行了,憑啥孝敬他們?
還不如去兩條街外的大戶家,吃喝不愁還有人服侍。
他們不敢把這點小心思擺到明面上,更不敢鬧到霍知州面前。
但昨夜的巡邏,一晚上的時間本是足夠一隊官差,繞着他們負責的片區巡邏三圈的。
結果他們隻巡邏了兩圈。
中間的時間,說他們不是紮堆抱怨或者躲懶去了,誰信呢?
帶隊的人最怕的就是人心散了。
畢竟陸捕頭再有本事,人也隻有一個,總有顧及不到的時候,午前有些氣不順,也正是因為這樁事。
現下不錯,宋玉枝手底下一頓飯,就抹平了他們泰半的怨氣。
至于自家那不省心的侄子……
陸捕頭不動聲色地掃了陸小哥一眼。
陸小哥坐在末座,樂呵呵地一手拿着饅頭,一手拿着筷子,吃得噴香。
算了,傻人有傻福。
宋家夫妻都是有本事的,尤其是那沈遇。
一身本事過往不顯山不露水,今遭一朝逢着亂世,迅速将那偌大一個民兵營收為己用不說,聽說連軍鎮的守将都将他迎為座上賓。
夫妻二人互補,不論是亂世還是太平盛世,都能把日子過好。
自家這傻侄子同他們交好也沒啥壞處。
*
接下來的幾日,宋玉枝照常每日去官差的駐守點報到,燒上一餐飯,其餘時間便安靜地守在家裡。
換成旁人,大概會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宋玉枝則不然。
還是托陸小哥的福,宋玉枝知道那和那自救幫性質類似的組織越來越多,每逢入夜就在城中進行小規模的放火和搶掠。
不過三五日,城内便隻有幾個官差駐守的地方還算太平了。
而魏宅和宋記也未能幸免,據魏家的家丁用布條傳遞來的消息,魏宅和宋記這樣有名的人家和商鋪,日前就先後被破了門,别說擺在明面上的大件家具和囤糧,就是桌椅闆凳那些都搶了個幹淨。
得虧那五個家丁睡在一個屋,聽到巨大的響動就翻牆躲了去,否則還不知道會不會都能全須全尾的。
宋玉枝聽着揪心,倒不是心疼那些東西。
而是她想到,那些在城内遊蕩的人肯定是得了什麼消息,否則不敢這麼明目張膽地觸犯律法。
會是什麼消息呢?
北戎已經再次有了什麼行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