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
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二百四十一章 跨過了合作夥伴的那條線

   其實,宋玉枝并沒有因為沈遇那日的舉動,而真的産生不悅。

   她隻是感到意外、驚訝和茫然。

   自然也不需要、也沒想到沈遇會特地這般緻歉。

   她再木讷,再遲鈍,經過端午那件事之後,也察覺到二人已經跨過了合作夥伴的那條線。

   仿佛真的就是雙方長輩眼中,正在培養感情的男女。

   這條線一旦跨過,可委實沒有回頭路了,他日再想做回普通朋友,也避免不了尴尬。

   所以她才下意識地想回避。
也慶幸過去一旬,沒和沈遇碰面。

   至于現在……

   那些陳年往事,連心直口快的趙大娘都諱莫如深,隻很偶爾地露出一點口風。

   可沈遇卻清清楚楚、仔仔細細地,主動說與她聽。

   宋玉枝心緒起伏,不隻是因為知道他還記得端午那日酒後的事兒,更是現在她隐隐又感覺到了沈遇待她的不同。

   她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便隻是垂下眼睛,含糊地應了一聲。

   沈遇松了口氣,眉梢眼角都多了幾分輕松惬意,接着做手頭的活計,溫聲勸道:“竈房裡太熱了,你先去歇着吧,我這還得有一二刻鐘。
等我弄好了,你再來查驗也是一樣。
左右我就在家裡,随時還能重新再修。

   他說了,宋玉枝才發現竈房裡頭擱了好幾個炭盆。

   這種天氣,人躲熱還來不及。

   那炭盆自然是用來烘幹泥土的。

   從早上熏到下午,才能确保天黑前,宋玉枝能用上修葺一新的竈頭。

   宋玉枝擡眼,恰好看到沈遇轉過身去——

   青年身上那身做活的短打委實破舊,不止洗的發白,被重汗濕透後,背後的布料甚至都薄得有些透明了,貼在肌理分明的脊背上。

   很難想象,沈遇大半日泡在這桑拿房一般的竈房裡,流了多少汗。

   宋玉枝心中一動,轉身離開。

   但也就離開了一小會兒,很快她又回了來,手裡多了一個水壺和兩個水碗。

   “沈大哥你喝點水吧。
”宋玉枝倒了碗水遞給他。

   沈遇擱了家夥什,用沾滿泥灰的手接過水碗,幾口就喝完了一大碗溫水。

   宋玉枝這才看清,他臉上、頭上的汗更多,跟剛從水裡撈出來一般,唇上都幹得發白起皮了。

   也是,他在桑拿房裡頭蒸着,修得又是竈台,自然沒地方另外燒水。

   想來之前都是喝冷水對付過去了。

   外熱内冷,哪裡能舒服了去?
便隻能強忍着渴意罷了。

   宋玉枝便更不好意思光自個兒歇着去了。

   “沈大哥要喝水就同我說,我給你倒。
”她搬來一張條凳,坐到竈房門口,“左右就差一二刻鐘了,我在這等上一陣子就好。
總不能像那位老大夫似的,隻甩手讓你自己幹,等你幹完了才來驗收成果,讓你返工。

   沈遇擡頭看了一眼外頭的天,這日天略微有些陰沉,也有風,坐在外頭并不算難熬。

   他便沒有接着再勸她離開。

   私心裡,他也希望能跟她多待一陣子。

   午後趙大娘回來後,就把她養的雞從籠子裡放了出來,讓它們自由活動。

   之前毛絨絨的小雞仔,經過數月的成長,已經變得越發精神肥壯,溜溜哒哒地到了宋玉枝跟前。

   宋玉枝去堂屋中拿了一些青菜過來,一邊撿菜,一邊把有些蔫哒的小菜葉子摘下來,喂給雞吃,時不時再轉頭看一眼埋頭幹活兒的沈遇,和他随意扯兩句話說,問問“老黑掌櫃傷得厲不厲害?
”、“柴炭行生意那邊怎麼樣?
”……

   都沒怎麼覺得,一刻多鐘的時間便悄然過去。

   又等過一陣,等到炭火把泥料烘幹,沈遇試着在幾個竈膛裡燒了一次火。

   他做活,宋玉枝曆來都是放心的。

   果然經過他這麼一修,四個竈眼都變的得用起來。

   這時候,趙大娘伸着懶腰,從屋裡出了來。

   她一開始哪裡睡得着呢?

   回屋後,就一直趴在門口聽着外頭的動靜。

   倒也不是想偷聽什麼,就是擔心自家兒子私下裡還像平素裡那樣,跟鋸嘴葫蘆似的,三棍子敲不出一個屁來!

   真要這樣,她給兩人制造多少獨處機會都不頂用啊!

   好在,沒多會兒趙大娘就聽到了自家兒子的那頗具辨識性的嗓音。

   雖然聽不清具體說了什麼,但能确切聽到他說了很多很多的話。
快趕上他平時一個月說話的總量了!

   “臭小子啥時候成話痨了?

   這樣,趙大娘才放下心來,一邊好笑地嘀咕着,一邊躺到了炕上,合了會兒眼睛。

   睡了會兒起身,推門出來看到宋玉枝和沈遇肩并肩地站在竈房裡看火,竈房門口還擺放着宋家的水壺,顯然是宋玉枝特地去取來的,趙大娘心情就更美了。

   她催着兩人都去休息,然後快手快腳地把竈房清理了一番。

   到了申時初,各家家長便都很自覺地過來報到了。

   一行人還是分工合作,搶着把準備工作給幹完。

   至于打水、劈柴這種粗活,沈遇既在家,也就輪不上她們了。

   等到準備工作都完成了,宋玉枝也歇得差不多了,過了來燒菜。

   又過一個時辰,婦人們齊齊上陣,把一百五六十份蓋澆飯裝盛進蓋碗裡。

   這次一人得拿出去十五六份,别說其他家長,就是張大嬸這樣心大的,也不放心讓小子們單獨行動了。

   且不說小子們自個兒拎不拎的動,主要是東西貴!

   賣出去一份,才能得一文錢工錢。

   而一份飯食要九文錢,一個蓋碗兩文錢,要是摔了一份,那就等于白幹了。

   家長們有的拿來背簍,有的拿來籃子,還有的則索性用個獨輪小闆車……和一衆已經迫不及待、挎上條幅的半大小子,一起出發。

   這次他們同樣分銷得很順利,宵禁前半個時辰,就開始陸續有人回來。

   等到宵禁的時辰,各家都已經從宋玉枝手裡結清了工錢,各自回家休息了。

   轉眼就到了宋玉枝和李貴說好的三日之期。

   這天又是一大早,早市才剛結束,李貴就攜着重禮登門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