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
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九十七章 争取一個機會

   趙大娘還是不大理解周氏的滿腹擔心。

   看周氏哭得更厲害,她隻能試探着問:“可是擔心那幾十兩外債?

   所謂幾十兩外債,也就是一家三口的戶籍銀錢。

   若戶籍的事情解決了,自家能像普通人家一樣,在半年的時間内開始為女兒相看親事,不至于像現在這般令人發愁。

   陰差陽錯的,趙大娘還真是說到了點子上。

   周氏點頭默認了。

   這倒确實是一樁難事,宋家的缺了頂梁柱的男人,外頭還欠着那麼些銀錢。

   盡管趙大娘是覺得宋玉枝千好萬好,但是現下談婚論嫁看的都是雙方的條件,哪裡有人家能毫不在意這些?

   除非是……

   趙大娘的眼睛猛然一亮,但她張了張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把話咽了回去。

   周氏自己把眼淚擦了,看她這樣欲言又止地,同樣詢問起來。

   趙大娘道:“我是個憋不住話的直腸子,我就跟妹子直說了。
若妹子覺得我唐突,盡管罵我……”

   周氏拉着趙大娘的手拍了拍,“我都當着您的面哭了,就是沒把姐姐當外人。
咱們姐妹說體己話,你有話隻管說。

   趙大娘這才接着說道:“也不是旁的,就是我家兒子,他剛過了二十三的生辰,也未曾婚配。
不過他絕對不是有什麼問題,而是早年和我在外頭漂泊,還因為一些事兒受過傷,養了好幾年……當然我這也不是想趁人之危,就想着既然遇上了,我又實在喜歡枝枝,怎麼也得為我家兒子争取一個機會。
成了,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咱們兩家從此就是一家,也不讓枝枝嫁到别人家看人臉色。
若不成,反正就咱們兩家知道,怎麼都不會影響了咱們枝枝的聲譽。

   這話說了,周氏認真思考了一陣。

   若是那催婚令真的下來了,那自家閨女總歸要開始相看親事了。

   既然都要相看,為何不給趙大娘的兒子一個機會?

   自家來了豐州城三個月,相處最多的除了隔壁的張家人,也就是趙大娘了。

   兩家同樣是外來的孤兒寡母,周氏當然不會嫌趙家的境遇。

   難得的是趙大娘已然把宋玉枝當成半個親閨女,若真的成了,她的枝枝也不用去别人家過活。
不用擔心她受了什麼委屈。

   幾番思索之後,周氏道:“早些我同枝枝提過這個,說等安頓好了,也該考慮她的終身大事。
她當時就一副不大想多說的模樣。
我怕直接和她提了,她會一口回絕……”

   趙大娘點頭,“我那兒子也嘴硬的很,之前也和我說不想成家。
枝枝是女兒家,面皮薄,那自然不好直接說。
而且你們隻同我相熟,還未見過我家兒子呢!
妹子不妨先自己瞧一瞧……”

   丈母娘看女婿,若是能看上,那這樁親事才可以細談下去。

   況且那朝廷的催婚令也未必是真的下來了。

   直接把相看親事擡到明面上,終歸是操之過急。

   說周氏心中熨帖地拉上趙大娘的手。

   *

   宋玉枝從外頭回到家,就看到周氏正跟趙大娘頭碰頭說話。

   周氏的眼眶紅紅的,看着又是才剛哭過的模樣。

   宋玉枝知道親娘還是在替自己操心,不禁心中一歎,然後故作輕快地笑道:“娘和大娘說什麼悄悄話呢?
能不能也說給我聽聽?

   趙大娘和周氏對視一眼,二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趙大娘笑道:“沒啥,就是你托我問的固定攤位有眉目了……”

   她把固定攤位的事兒複述了一遍。

   宋玉枝喜出望外!

   她都沒抱什麼希望的,先前還想着若銀錢實在不夠,就把戶籍的事兒再往後推一個月,先找個固定攤位要緊。

   省得像之前似的,東一榔頭西一錘子。

   就好像年前在清淨寺外的長街上,不少吃過她甜品的回頭客知道她年後不過去了,詢問她往後在哪裡做買賣?

   她都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說在碼頭附近。

   有了固定的攤位,那才能真正培養起回頭客,更快地把小買賣做大做強!

   不過高興之餘,宋玉枝還是不忘詢問道:“那戶人家怎麼突然就不做了?
而且轉讓費用也要的少。

   旁的倒也不怕,就怕那固定攤子上鬧出過什麼事兒。

   前頭宋玉枝已經吃過一次虧,買個推車差點被牽連進官司。

   雖說也是因為那推車,她才能和趙大娘相識。

   但這次要長租攤位,自然得格外仔細些。

   趙大娘道:“這一遭我也想到了,還未曾仔細打聽過。
先想着把這消息傳來,你若有意,我再去接着打聽。
還得和人約個時間,見面聊上一聊。

   宋玉枝點頭,“是該這樣。

   怕别人捷足先登,她下午晌就跟着趙大娘一道出去打聽消息,找到了那戶人家。

   轉讓固定攤位的人家姓古,家裡就老夫妻兩個和一個女兒。

   兒子出門在外,是行伍中人,有個不大不小的軍職。

   古家一放風去要把攤位轉讓,現下已經是人滿為患,上門打聽消息的人不少。

   和宋玉枝的疑慮一樣,不少人家都納悶他家怎麼突然要把一位難求的固定攤位轉讓?

   而且轉讓費比别人家低了不少!

   古家夫婦雖做是買賣人,但看着都十分老實,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

   越發讓人生疑。

   最後古家還有一條要求,說是得寫進契書裡的。

   就是往後他家可能還得回碼頭讨生活。
若後頭他們想回去,那麼租了這攤位的人家還得再把攤位還回去,同樣隻能收二兩銀子的轉讓費。

   甚至屆時古家未必能一口氣拿出二兩銀子,但對方仍然得先把攤位還回去,讓他們慢慢還這筆銀錢!

   比宋玉枝早去的人家裡有個暴脾氣,聽完之後就嚷道:“老子活這麼大就沒聽過這麼離譜的要求!
合着你家是用轉讓攤位當幌子,跟人借銀子才是真!
去錢莊借銀子還得出息五百呢!

   年頭上不興罵人,那暴脾氣最終還是沒有說出更難聽的話,說完之後便惡狠狠地“呸”了一聲,徑自走了。

   和他想法一樣的人家不在少數——

   “我說怎麼會天上掉餡餅,原來是有這種貓膩。
這古家的算盤打得忒精了!

   “可不是?
敢情哪天他們想回,咱們就得撤?
這跟流動攤位有啥區别?

   “咱們想要這固定攤位,不就是圖‘固定’兩個字嗎?

   “就是啊,流動攤位一天還隻要給衙門交二三十文錢呢,這固定攤位的租子一個月可要貴上好些!

   很快,一肚子牢騷的人散了個幹淨。

   隻剩下宋玉枝和趙大娘。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