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生意兩開花
半大小子們從宋家出來之後,路上又說了一陣子話。
直說到張大嬸這樣好脾性的家長,都在家等得不耐煩了,出來接着催促了,小子們這才真正散了。
“三兄弟個個都不讓人省心,吃個夕食還得讓人三催四請的……”張大嬸笑着唠叨了栓子兄弟幾句。
三兄弟裡頭,樁子和柱子都大了,懂事了,被自家親娘念叨了,一般也不會吭聲。
張栓子性子最跳脫,往常最受不得住唠叨的。
今日挨了一通說,他臉上還挂着止不住的笑。
張大嬸看他恨不能把嘴咧到耳根後頭,好笑地問他:“出去做了一天散工,掙了五文錢而已,就這麼高興?
”
張栓子先點頭承認自己的高興,随即又說,“不是五文錢,是六文錢。
”
五文錢是宋玉枝給他的工錢和獎金,另外化人廠的舵手還給了他和小胖子一人一文錢。
他沒啥心眼,轉頭回到攤檔上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宋玉枝。
客人自發給他們的打賞,宋玉枝當然不會要他們上交,就還是說讓他們兩個自己留着。
方才大家都在,尤其是兩組午間沒開張的小夥伴,隻得了賣綠豆湯的兩文錢工錢。
張栓子就沒提賞錢的事兒,現下隻有自家人在,他當然是迫不及待地分享出來了。
今日宋玉枝當衆表揚了他,就跟後世開家長會,老師重點表揚了自家孩子一樣,當家長的那自然是打心裡覺得自豪。
但怕自家小兒子得意忘形,張大嬸還是道:“那也才多掙了一文錢而已。
後頭可不要把尾巴翹上天,要好好做工,知道不?
”
張栓子立刻點頭說知道!
其實他哪裡是因為比旁人多得了一句誇獎,或者幾文錢工錢而高興呢?
是這趟做工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在今日之前,張栓子從來不知道自己能把自家兩個哥哥,還有其餘一衆玩伴給比下去!
這種感覺既新奇又令人愉悅,三言兩語說不清。
當天晚上用過夕食後,張栓子不用家裡人催,就立刻洗漱了一番,早早地上床休息,準備為翌日的工作養精蓄銳!
他這第一日表現最好的尚且如此,其他被他比下去的人就更别說,那都是摩拳擦掌,卯着勁兒想好好表現!
第二日,宋玉枝剛做完準備工作,和家裡人推上推車出門,就看到了早就候在巷子口的小子們。
“你們怎麼這樣早,不多睡會兒?
”宋玉枝問。
十來歲左右的孩子,正在長身體,缺覺的很。
若是因為幾天散工,而影響了身體健康,那可太得不償失了。
“我們睡得可香了。
”
“對,我們昨晚都吃過夕食就睡覺了!
”
宋玉枝在心裡粗粗算了算,得出他們睡了也有四個多時辰,再看他們個個都精神抖擻的,便沒再多說什麼。
有了小子們加入,推車這種活計就也不需要宋玉枝沾手了。
小夥計們輪流搭把手,一行人比往常還早不少到了碼頭。
後頭宋玉枝照常開攤,小子們幫忙推銷,人多力量大,早市還未過半,宋玉枝的包子夾馍就銷了個幹淨。
距離午市還有好一會子,宋玉枝趕緊招呼他們用朝食,說給他們下面條吃。
“我吃過了。
”鐵牛搶着回答,“我吃了兩個饅頭出來的。
”
張栓子說:“我也吃過了,我娘特地給做了疙瘩湯。
”
小子們現下也有進項了,幾文錢也不值當攢着,家長們就把他們工錢花在了吃食上頭,他們在家裡的待遇比過去都上了一個台階。
宋玉枝挨個問過去,小子們居然全都是吃過朝食出門的。
為了防止有人撒謊,宋玉枝還是弄了一小鍋面片湯,讓他們吃不下也喝一碗湯。
又歇過一程子,宋玉枝照常跟趙大娘去買菜,小子們則早早地去河沿邊,到自己負責的片區占位置去了。
等到碼頭上的人多了,他們就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那會兒龍舟隊還未過來,河沿邊都是提前過來占位置的看客。
都不用人教,小子們就會去主動和看客攀談。
等稍微熱絡一些,他們就會詢問對方午間準備怎麼吃?
畢竟好位置得來不易,若是午間離開去用飯了,再回來的時候,下午晌可就隻能在外圍看操練比試了!
一些個看客自己帶了馬紮和幹糧,原地解決。
一些人則是嫌下午晌太熱,本隻準備看一個上午,午後就不過來了。
還有一些,則都是在附近買着吃,讓閑漢或者同行的人的去負責采買。
最後的這些人,就是小攤檔上的潛在主顧了。
小子們極盡所能地開始推銷宋玉枝家的蓋澆飯。
在午市來臨之前,他們就談成了好幾單。
後頭各個龍舟隊先後過來了,衆人自然是專心看比試不提。
比試結束,張栓子這樣接到預訂單的,去和化人廠的舵手知會一聲,很快就回去報信,和趙大娘一道領來了飯食。
其他沒有接到預訂單的小組,則會分開行動,一人回去先把散客要的飯食送來,一人上前去和龍舟隊搭話。
這次沒再發生兩個小組朝着同一批人的烏龍了,小子們都先後開了張。
運道好一些的,還接到了兩個龍舟隊的單子。
負責銷售的小夥計們這般起勁,宋玉枝這負責“供貨”的自然越發忙碌,大鍋菜一鍋接一鍋的炒。
忙過午市,下午晌宋玉枝還得接着熬綠豆湯——
小夥計們回攤檔用午飯的時候,紛紛提出抗議了,說昨日分到的湯水太少了,稍微一賣就賣完了!
今日距離端午賽龍舟的正日子更近了一些,聽龍舟隊的成員說,今日午後他們得多加一輪訓練。
說啥他們都得一組分上兩三桶去賣,不然後頭就隻幹看着了!
而且好些看客不太舍得花九文錢吃蓋澆飯,兩文錢一碗的湯水卻是舍得喝的。
午飯前就有人在打聽他們下午去不去了。
想也知道一桶必然是不夠賣的!
在現代的時候,雇傭童工是犯法的。
宋玉枝此前也沒有和半大小子共事的經驗,屬實沒想到他們這般精力旺盛。
小夥計們都這般幹勁滿滿了,宋玉枝這東家自然不會說什麼,反正熬湯水也不是啥辛苦活兒。
這日黃昏前,宋玉枝一行人才收了攤檔回家,後頭照樣是開小會,發工錢不提。
如是過了三兩日,宋玉枝的生意在河沿邊和攤檔上兩開花,消息自然而然地傳到了李貴耳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