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傻,難道不知道信件可以僞造?”
“知道是知道,但承恩公和敵國勾結的信件,可是禦林軍從承恩公的書房暗格裡搜出來的。”
“你知道的倒清楚。”
“外面不是都在傳嘛,我知道的和大家知道的不都一樣,而且禦林軍還從承恩公府抓獲敵國的探子,這可是人證物全都有。”
“信件難道不會是有心人潛進承恩公府,潛進承恩公的書房,找到暗格刻意放進去的?至于敵國探子,難道不會是有心人花銀子雇個不在乎死活的故意裝扮,來誣陷承恩公?”
“瞧你們争得面紅耳赤,案子雖被發回大理寺重審,但重審結果如何,現在可沒個準兒,少說兩句,好好當差,等重審結果出來,咱們自然會知道案子是真是假。”
葉夏不缺銀錢使喚,這不是吹,是葉夏空間裡存放着不少金銀珠寶,珍奇古玩,因此,找牙行買宅子和莊子,于葉夏來說完全不是事兒。
“娘,我喜歡這個家。”
葉夏買的是座二進的宅院,原先住的是一位七品官,由于外調赴任,家眷跟着一起離京,于是托牙行盡快轉賣。
這不,主人家昨日剛走,交代管家随後離京,今日葉夏就通過牙行好巧不巧買到手,因而宅院裡絲毫不見荒涼,且幹幹淨淨,規規整整,完全用不着費神去收拾,直接就能入住。參觀完自家的宅子,聽着閨女甜糯的奶音兒,葉夏微笑:
“娘也很喜歡呢。”
宋楓彥哥倆點頭,表示同喜歡。
“對了,你們别忘了娘的交代。”
葉夏突然提醒。宋瑞甯小姑娘仰起小腦袋,奶聲奶氣說:“我知道的,剛剛就是一個沒忍住才喚娘的,以後不會啦,我會喊娘叫爹。”
“你們是哥哥,娘就不多強調了,之所以讓你們喚娘叫爹,無非是娘做男子裝扮方便在外行走辦事,不然,壞人知道娘一個女人帶着你們三個小孩,會欺負咱們的。”
葉夏眼神柔和,看向宋楓彥哥倆:“打今兒起,咱們就有自己的家了,明個你們哥倆在家看顧妹妹,娘得去牢裡看望外祖父他們,你們一定要乖乖聽話,待在家裡不許亂跑,知道了嗎?”
“是爹不是娘,爹,你自個剛剛把自個稱呼錯啦!”
宋瑞甯小朋友是個小精靈鬼兒,糯聲提醒葉夏。聞言,葉夏忍不住笑出聲:“對對對,是爹的錯,爹口誤,保證不會再犯。”
别說孩子們不習慣,就是她自個也不習慣自稱“爹”,但沒辦法,她最近要辦的事不少,不做男子裝扮,出行是真的不方便。
與三小隻玩鬧須臾,葉夏又開始忙碌起來,看到她又是打水擦拭桌椅又是收拾他們娘四個要住的每間屋子,并像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床有一床柔軟暖和的被褥鋪在床上,
還清洗廚房竈具、打掃院落,三小隻互看彼此一眼,無比默契地選擇自己能做的活兒,幫起葉夏忙活起來。差不多到酉時,也就是下午五點鐘,二進院落裡裡外外被葉夏娘四個收拾得齊齊整整,幹幹淨淨。
望着自家娘四個的勞動成功,葉夏眼裡盡顯滿意,接連燒了兩大鍋熱水,幫三小隻痛快洗了個澡,換上幹淨的衣物,讓他們在院裡的小花圃旁玩兒,自個則重新往浴桶中倒進熱水,舒舒服服跑了個澡。
要說的是,浴桶和碗筷等竈上用具,是葉夏在牙行那買好宅子和莊子後,帶着宋楓彥三隻逛街,找那些賣這類物件的鋪子購買的。
由于東西多,鋪面掌櫃提供送貨上門,倒是省去葉夏不少事兒。本來吧,葉夏想着在人牙子那買幾個仆從,但時間有點緊,便暫時把這事兒放至一旁,想着待他們娘四個徹底安定下來,再買不遲。
身處古代封建社會,葉夏即便有着人人平等的觀念,知道人口販賣是犯法的,然,在這古代,在這階級分明,尊卑有别的古代,
在這皇權至上的古代,要靠她一己之力去抗争,大談特談什麼“人人平等”和買賣人口是違法的,估計會落個“壯士未捷身先死”這麼個結果。
況且她曾做過大清太後,知道那些上位者、權貴們的心思,在他們的認知裡,出身決定一切,且人命于他們來說,宛若草芥和蝼蟻。
而她現在能做的,頂多善待買來的仆從,換句說法,就是暫時保管他們的賣身契,每個月給他們應得的報酬,到一定時間,給他們自由身,幫他們安置一個家,過普通百姓的生活。
準确點說,算是雇傭勞動吧,隻不過,這是她的想法和未來要做的,自然不能提前說出口。無力改變這個世界,就量力而行,做到無愧于心。
晚食是三菜一湯,比起在威遠侯府用的飯菜衆多,着實簡樸些,可是宋楓彥三隻卻吃得津津有味兒,覺得他們娘親做的飯菜,比威遠侯府日常用的吃食好千倍、萬倍!“娘,我好喜歡過現在這樣的日子。”
娘親手做飯給她和哥哥們吃,娘親手幫她和哥哥們洗澡,娘夜裡給他們講好聽的故事,白日和他們愉快的玩耍,她喜歡娘,好喜歡好喜歡,喜歡現在的生活,也好喜歡好喜歡啊!
宋楓染小正太有靈泉水幫忙,喉部發音與哥哥宋楓彥幾乎無二,小家夥眨着黑亮的眼睛,對妹妹所言稚聲附和:“娘,我也好喜歡過現在的日子,喜歡咱們現在這個家!”
在那個大宅子裡,他看到太多太多嫌棄的眼神,哪怕是他的親人,如嫡親祖母,一看到他和兄長妹妹,流露出的目光與府中的下人毫無二樣。
雖說祖父和父親沒有用嫌棄的眼神看過他們,可祖父每遇到他和兄長,沒少唉聲歎氣,父親則索性避着他們兄弟,一年下來,統共見不了幾面。他知道,祖父和父親是對他和兄長的身體感到失望,尤其對他失望透頂。
體弱不說,且失寵又失語,有他這麼個孫兒,府上沒少在京城被人笑話,沒少成為他人嘴巴裡的談資。
委屈嗎?
委屈,他很委屈,他是在三歲後聽不見、口不能言,但他不是傻子,又有娘在旁教他如何看唇語,自然知道滿府上下是如何議論他和兄長,議論他的母親,那些話語令他氣憤,卻又無法去反駁,終了,隻能在夜裡把頭買進被子裡無聲落淚。
或許是娘和他還有兄長在那個大宅子裡受夠了苦痛,所以他們一從那出來,娘就在夢中遇到神仙爺爺,得到神仙爺爺傳授醫術,很快就用神藥幫助他和兄長恢複健康,同時讓他重新聽到這個世界的聲音,重新開口正常說話。
“娘,我們不會再回到那個大宅子裡生活了,是不是?”
宋楓彥小正太忽然問,不等葉夏做聲,小家夥抿了抿唇,稚嫩的嗓音再度揚起:“我不喜歡那個大宅子,不喜歡那裡面住着的人,娘,我們不回去,永遠都不要再回到那裡去。”
許是又換了個住處,三小隻依舊和葉夏睡在一張床上,聽完三隻的童言童語,葉夏揉揉他們的小腦袋,眸中笑意萦繞,語聲輕柔而寵溺:
“那裡已經不是咱們的家,自然不會再回到那個地方生活。你們就安心吧,往後都是咱們娘四個生活在一起。”
随着她音落,宋楓彥三隻幸福地眯起眼睛,異口同聲說:“真好!”
月色如霜鋪滿一地,葉夏靠坐在床頭,借着窗外照進來的月色看了會三小隻的睡顔,繼而将原主留下的所有記憶整理一遍,
方算是清清楚楚了解了眼下這個世界。唐朝和唐朝以前的曆史和她熟知的沒什麼區别,誰知,在唐滅亡後,曆史拐了個彎兒,不是宋取代唐,是大夏接手曆史的舵盤,掌管着整個中原,但民生和時政卻和史上的宋朝區别不大。
良久,葉夏暗歎口氣,深為這個時代的百姓感到不容易,吃的食材上不夠豐富倒也罷了,這一到冬日,連基本保暖的棉衣棉被都沒有,
大戶人家有動物皮毛可以做被子,窮苦人家要麼用粗布裝着稻草,要麼裝蘆花和柳絮,因為動物皮毛這樣的禦寒物品,他們是用不起的。
清透沉靜的眸子微閃了下,葉夏暗暗拿定主意,隻要她在這個世界一天,必盡所能改善這個世界百姓的生活。
不就是讓百姓吃飽穿暖,不至于在荒年和冬日裡餓死凍死麼,她做得到!
是的,她做得到,有在大清時的經驗在手,輕車熟路,費不了什麼神。當然,要想順順利利地做自己要做的事兒,前提無疑是葉氏一門的案子被推翻,
最好皇後複立、太子複立,有這樣堅強有力的後盾在,她行事會方便很多,不至于一有個什麼東西問世,被權貴們不要臉地“掠奪”。
“有沒有找到其他證據?”
通過意念,葉夏喚出系統。
“主人,就咱們目前掌握的證據來看,葉氏一門的案子主導者應該是三皇子和他外家沒錯,但岑尚書和三皇子行事謹慎,實在沒留下什麼明顯的尾巴。
至于其他參與者,不過是朝中不同黨派相互間附議,俗稱牆倒衆人推,這才使得葉氏一門的案子很快被狗皇帝定罪。”
系統如是回應。“這麼說……隻能從僞造書信這着手咯!”
“證明書信是僞造的,怕是不足以讓葉氏一門和皇後脫罪,最好能有人證,證明那些書信全部是僞造的。”
“那個敵國假探子現今是死是活?”
“死了,指證完承恩公,當夜就被人在牢中滅了口。”
“呵!這麼明顯的破綻,狗皇帝就沒起疑?”
“許是有吧,隻不過不想多深究。”
“你是很萬能嗎?有沒有時間回溯功能?”
系統長時間沒做聲。
葉夏蹙眉:“有還是沒有?”
“……有,但需要很多功德點兌換積分,否則,我沒法子啟用。”
“我經曆這麼多世界,功德點是不夠多,不夠你扣除兌換?”
“夠是夠,可是主人您真要那麼做嗎?”
“你這話問的很多餘。”
“主人就不擔心您的芥子空間升級減速?”
“現在這樣早已夠用,能不能繼續升級于我來說沒多大意義。”
“主人想怎麼做?”
“通過時間回溯,你把葉氏一門出事前後,我爹書房,三皇子書房和岑尚書書房都發生過什麼,全給我拍下來,要快。”
“好的,主人。”
系統辦事向來利索,葉夏這邊沒過多久便得到其回複,接着,葉夏起身下床,來到桌邊,研磨,執筆,按照她掌握多種字體中的一種,将葉氏一門的案子在系統提供的大夏朝臣專用折子上詳盡陳述一遍。
“你留下來照看孩子,我得出去辦點事。”
把折子收回空間,葉夏交代系統一句。
“主人這是要去皇宮?”
系統問。
葉夏:“不止。”
她還得去幾位當日在朝堂上叫嚣最厲害的大臣府上一趟,勢必一擊必中,鏟除構陷葉氏一門和皇後、太子的賊人!
“那主人多加小心。”
“放心吧,我不會有事。”
閃身進空間,葉夏站在偌大的透明顯示屏前,看着上面自動生成的大夏都城地圖。伸出食指,葉夏輕輕在标注皇宮的那個位置點了下,瞬間,眼前出現相信的皇宮地圖,且每個宮殿是誰住的,都标記的極其清楚。
“狗皇帝今晚住在哪?”
“他自個寝宮。”
得到系統回複,葉夏挪移視線,鎖定她要找的幾個大臣府邸位置标記,接連觸碰,觀察須臾,最終,葉夏将目光鎖在自己當前的位置和皇宮之間,利用空間瞬移,直接來到永康帝的寝宮。
神不知鬼不覺,她将之前寫好的“密折”和系統搜集到的部分證據放在狗皇帝枕邊,離開時故意捏根銀針朝狗皇帝腿上狠狠地來了下,不待對方從刺痛中醒轉,迅速返回空間。
饒是永康帝寝四周圍有暗衛隐藏,也都沒有發現葉夏有到此來過,足見葉夏心動時有多謹慎小心。永康帝是痛醒的,幾乎是炸毛般坐起身,驚得羅福海和其他宮侍,及暗衛全部惶恐不安地出現在永康帝面前。
“皇上,您這是做噩夢啦?”
見皇帝神色驚懼,額頭冷汗涔落,旁的事兒沒有,羅福海躬身上前,小心翼翼地上前詢問。言語中的關心自然不用多說。
永康帝沒做聲,隻是擡手揮退跪在地上的宮侍,繼而揉了揉左小腿吃痛部位,陰沉着臉問:“可有人接近過朕?”
暗衛們集體回應:“無。”
羅福海亦恭敬作答:“皇上,奴才就在内殿外面伺候着,在您驚醒前,沒聽到裡面傳出任何動靜。”
有暗衛隐藏周圍護衛,又有他在内殿外守着,别說是人了,就是隻蒼蠅也難飛進内殿,羅福海暗自想着,不明白永康帝為何有剛剛那一問。
睨眼腿部吃痛的位置,永康帝又問:“驅蚊香可還燃着?”
羅福海聞言,挪步去檢查驅蚊香是否燃盡,片刻後,他回永康帝:“燃到天亮都沒問題。”
沒人靠近,驅蚊香燃着,那他左小腿忽然一陣刺痛是怎麼回事?永康帝眉頭緊鎖,揮退暗衛,吩咐羅福海:“倒杯茶水過來。”
“是。”
羅福海領命退離。這時,永康帝不經意間看到枕邊放着的折子和一沓寫滿字的紙張。心中疑惑,他随手拿起……臉色驟變,永康帝一目十行閱覽完手上的折子,臉色一時間變得晴雨不定。
誰?
是誰寫的這道密折?
字迹陌生,未注明名姓,将葉氏一門的案子分析得條理清楚,那個人究竟是誰?
壓下心頭萬般情緒起伏,永康帝又拿起那沓寫滿字的紙,其中十多張是承恩公的筆迹,且是不同時期書寫的,另有十多張是廢後的筆迹,
亦是不同時間書寫的,再就是好幾張他之前看過的所謂證據——承恩公和敵國勾結的信件,皇後和承恩公密謀的信件。
重新翻看“密折”,不自主地按照密折上所奏,一一對比那些紙張上的筆迹,良久,永康帝眼裡染上一抹濃郁的愧色。難道……難道真是他錯了……戳信那幾封信件,認為皇後夥同葉氏一門,勾結敵國欲謀反?
承恩公是他的老師,教導他多年,廢後是他的嫡妻,與他青梅竹馬,這兩人的字體特點和書寫特點,說起來,他再熟悉不過。根據密折中對案件的分析,對作為證據的信件上的字體分析,永康帝漸漸收緊拳頭,目眦欲裂。
證據是假的,信件是僞造的!打眼看,那僞造的信件上的字體和承恩公、廢後一般無二,可若仔細看的話,卻疏忽了承恩公和廢後書寫個别字時,不易被人發現的獨特之處。
他這是被愚弄了?!
被他的臣子給愚弄了……不知何故,永康帝豁然間又想起前晚發生在他後宮中的那件醜事,想起被他貶為庶人,發配邊疆的第四子和罪婦林氏苟合時說的那些話。
老三!葉氏一門的案子……與老三有關……對了,當日在早朝上給承恩公定罪叫嚣的最為厲害的,好像就是老三的人,是老三在朝中的勢力……
永康帝目中迸射出極度危險的光芒,他攥緊捏在手上的紙張,看都沒看羅福海捧上前的茶盞,起身下龍床,光腳就去平日裡批閱奏折的暖閣,
找前面給葉氏一門定罪的那幾份證據,好吧,就是找承恩公和敵國勾結的密信,找皇後和承恩公密謀的信件,結果,被他原先收好的幾份信件少了兩封,而那兩封這會兒就在他手裡攥着。
“你确定在朕入睡期間沒有人靠近過朕?”盤腿坐到榻上,永康帝神色冷凝,問羅福海。
“回皇上,奴才對天起誓,絕對沒人靠近過您。”
羅福海躬身回應,語氣異常笃定,絲毫不見心虛。東西不是有人潛進他的寝宮放至他枕邊,難不成真是他睡前拿到床上看的?
可是這密折和夾在密折中承恩公、及廢後書寫的紙張又是怎麼回事?
莫不是有人夾在他昨日批閱的折子中送到他面前的?
那個人如此不遺餘力地幫葉氏一門找證據,翻案,他會誰呢?
永康帝沒忘,在他給葉氏一門定罪的時候,朝中凡是和葉太傅交往過密的官員,要麼被他貶出京城,要麼被他抄家罷免,趕回老家過活,總之,基本上都被他處理了,現在,突然冒出一個為葉氏一門發聲的,他還真想不出對方是哪個。
腦中有事,永康帝無法繼續入睡,喚羅福海上前伺候,着一身常服,又披上一件披風,這位帝王乘坐禦辇不知不覺間來到冷宮門外。
制止守在冷宮外的侍衛做聲,命人輕輕打開冷宮大門,永康帝隻帶着羅福海,借着明亮的月色走進冷宮大門。
夜色寂寥,永康帝尚未走至廢後居住的那間屋,就聽到在這死一般靜寂的夜裡不時響起婦人的咳嗽聲。
那咳嗽聲劇烈,主人像是要把心肺咳出來似的,不用親眼去看,就能想象到主人這會兒怕是極其難受。
聽出這是廢後,不,是他的嫡妻,是他的皇後發出的聲音,永康帝的心忍不住一陣抽痛。屋裡油燈照亮,光線昏黃暗淡。
“主子,您喝口熱水,這是我剛燒好的……等天亮了,奴婢……奴婢去求胡侍衛,幫您在宮外再買兩副藥服用……”
“不用,我沒事,别去為難胡侍衛,免得給人招來麻煩。”
“可是……可是您繼續這樣下去,奴婢怕您熬不了多久啊……若是您真有個好歹,殿下可該怎麼辦?主子,您不能放棄自個,殿下尚且年幼,他身邊不能沒有母親啊……”
“别哭,我沒有放棄自己,我這不是好多了麼……咳……咳咳咳……經曆前面那事,睿兒應該成熟不少,就算……就算沒我這做娘的在身邊,他也會好好的長成人……”
“殿下隻有十歲……”
“十歲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