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愈演愈烈
顧南秋眯了眯眼睛,她是知道的,但是李老太太呆着姜老爹狂罵的時候,理正跟族長都覺得丢人,直接轉身就走了,根本沒有停留。
理正說在場沒錯,但是必須要解釋清楚的。
她下意識的看着理正,希望這個心地善良的老伯伯可以看清楚形勢。
師爺繼續問道:“那李姚氏後面的所作所為,你也都知道?
”
理正下意識的搖了搖頭:“不知!
”
“不知?
”
師爺有些疑惑,理正剛剛還說自己在現場,現在又說自己不知,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不是說,你在現場嗎?
”
理正也意識到自己說話驢頭不對馬嘴的,趕緊搖頭,辯解起來:“我确實是在祠堂裡面,但是畢竟姜家濫用私刑,我們這些族長理正的,看到之後總覺得有失體面,有些羞愧就都離開了……”
理正的聲音越說越輕,到最後,直接細弱蚊蟲。
師爺嗤笑一聲,他知道這個理正沒有錯,但是這個村子的人,既然覺得濫用私刑不對,為何不直接上報?
“既然你覺得這麼做不合規矩,為什麼不上報?
”
顧南秋的心咯噔一下,果然還是說到這裡了。
理正害怕極了,直接跪倒在了地上,言語不清的說道:“當時已經鬧到祠堂了……”
師爺知道這些村子裡面的理正,都是有些不堪大用的。
但是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還是隐瞞不報,實在是太過分了!
“所以你就選擇了隐瞞?
”
顧南秋不願意熱心腸的理正伯伯被這麼質問,咳嗽一聲後,決定替理正說句公道話。
“師爺,民婦有話要說!
”
師爺正在質問桃李村的理正,沒想到這個姑娘又說話了,深吸一口氣後,有些不悅的問道:“你要說什麼?
”
顧南秋知道,師爺雖然秉公辦案,但是并不代表這個人就很好相處。
恰恰相反,這個師爺,很明顯是嚴重揉不得沙子的。
“實在抱歉,民婦不是有意打斷大人問話的。
”
“理正不願意上報,顯然是不對的,但是當時村子裡面那麼多人都圍在祠堂裡面,李家的閨女,姜家的二兒媳婦已經被打的進氣少出氣多了,當務之急是救治啊。
”
“但是姜老爹不依,說是先要休妻。
”
“理正的職責是監管村子,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權利,還不如族長說話有力度。
”
顧南秋回憶着腦海中的一幕幕,當時确實有人提議要把李彩萍送去大夫那邊。
但是被姜老爹直接制止了,說是這種不要臉的畜生流血流死都算輕的了。
畢竟是姜家的家務事,鬧到祠堂,也隻是為了說一下,姜力要休妻。
順便讓村子裡的人看一看,讓大家都知道,李彩萍被休的原因是刺傷丈夫。
所以姜老爹制止之後,原本想要把李彩萍送去醫治的人,也都說不出話來了。
想到這裡,她繼續說下去:
“當時的場面混亂,民婦依稀記得,理正有提到過要報官,但是被攔住了。
”
“畢竟是村子裡面的事情,村子裡面的人不想鬧大,理正就算是想出村子,也沒有辦法啊。
”
姜老爹沒想到顧南秋又出來橫插一腳,當時理正确實是說過一次。
但是後面被他否認之後,不久不了了之了麼。
現在又拿出來說,并且是被顧南秋用這種苦戚戚的語氣說出來。
要不是他知道這顧南秋是什麼東西,都要為這說不上話的理正惋惜了!
師爺聽了之後,臉色緩和了一下。
這個年輕婦人說的也不是全無道理,每一個村子,基本上都是沾親帶故的。
這麼多年,演變而來,就成了一個族系村子。
理正雖然是官府指派的,但是跟族長一比,說話肯定是沒有族長好使的。
既然有這份心,他也不能強加指責了。
“罷了,既然如此,桃李村理正,你起來回話吧。
”
理正剛剛已經吓壞了,一想到師爺要治自己的罪,就吓得雙腿發軟。
現在要站起來,都有些顫顫巍巍的。
過了好幾秒,整個人還是渾身發抖的。
顧南秋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随後又朝着師爺欠了欠身:“師爺英明。
”
是的沒錯,她拍了個馬屁。
雖然這個師爺看上去就剛正不阿,但是所有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呀。
特别是師爺這種,對她而言,在古代,已經算是清流了。
這麼誇一句,師爺的臉色就更加緩和了。
馬屁過後,師爺就要繼續審案了,他以為這個理正,是目睹了全部的過程,現在問下來,這個理正也不知道所有的細節。
“這位娘子,你可知道後來祠堂發生了什麼?
”
顧南秋搖了搖頭,她知道,但是不能說。
當時她就在祠堂外面的一個角落裡面,興風作浪,推波助瀾。
如果說自己在,看到了什麼,姜老太太跟李老太太說不定會反咬一口。
雖然她站出來說祠堂裡面發生了什麼,能直接讓直接讓這次的案情一錘定音。
但是她不想這麼做,如果姜家的這三個人沒有都關起來的話,這就會成為一個把柄。
就算姜家人經過這次的事情,在村子裡面的名聲會一落千丈。
她可以不在乎名聲,但是三個孩子不行,她不能那三個孩子的前程來賭。
并且,她不喜歡這種被人握着把柄的感覺。
姜老太太想到自己是被顧南秋騙到祠堂的,幹脆梗着脖子,朝着師爺喊道。
“老身有話要說!
”
師爺沒想到剛剛還是面色如土的老太太,竟然開口了。
“說。
”
姜老太太指着顧南秋,眼底的憤怒呼之欲出。
“原本老身在家裡躺着,因為那殺千刀的兒媳婦如此對我的兒子,氣的都起不來床了。
”
“偏偏這個顧南秋上門來,說李家在祠堂對姜老爹行兇,說打起來了,我才會上去理論,誰知道着了道了!
”
顧南秋早就想到姜老太太會說這個事情了,左右她是占理的,根本不怕。
反而是有些無奈的說道:“當時李家的老太太過來,為自己的女兒伸冤,偏偏拿着家夥事,我以為是上門來找事兒的,雖然已經跟姜家分家了,但是到底是一個村子的。
”
“姜老爹一個人在祠堂裡面,肯定會吃虧,我就去姜家,通風報信了,後來,我就來鎮上接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