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太子入戲之後

《太子入戲之後》第129章 129:聽牆角還理直氣壯的人

太子入戲之後 暗香 6359 2024-05-17 16:34

  第129章 129:聽牆角還理直氣壯的人

  蘇白薇的婚事一直是大夫人的心疾,兒子帶回來這樣的消息,讓她一時間反倒是冷靜下來,細細斟酌,仔細打聽解經略的為人。

  先問兒子再問丈夫,兒子滿口稱讚,丈夫神色難言,大夫人瞧著這倆都不太靠譜的樣子,心中惴惴想起四夫人與蘇辛夷曾與解經略見過且一路同行,於是又來四房拜訪。

  四夫人跟解經略打交道不多,雖然是一路南下,但是男女有別,這一路上交談有限。

  於是二人的目光齊齊落在蘇辛夷身上。

  蘇辛夷:……

  她就一臉懵逼啊,誰能想到解經略會求娶大姐,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忽然月老牽了紅線,就很意外。

  蘇辛夷對上大伯母殷切的目光,認真思量一下,這才開口說道:“解指揮使很有才乾,而且做事情沉穩有度,與一般武官比起來倒像是個文官。
”最後蘇辛夷加了一句,“人很聰明。

  大夫人微微皺眉,太聰明不好,秦國公府的人就是太聰明了,對這門婚事她就不太看好。

  蘇辛夷想起解經略這個人,其實做朋友的話真不錯,能打能抗還會動腦子,但是做姐夫行不行她也不知道啊。

  “那他家中的情形,辛夷你知道嗎?

  蘇辛夷一愣,“大伯母沒問大哥嗎?

  說起這個大夫人就一臉鬱悶,“你大哥處處說好,聽得我耳朵痛。

  蘇辛夷一下子就樂了,想了想決定實話實話,不給解經略錦上添花,“大伯母,據我所知解指揮使的父親早些年戰亡,後來他的母親也病故,當初娶妻娶得是當地大族焦家的女兒,借助焦家之勢才坐穩了指揮使的位置。

  大夫人又糾結了,借助女子之勢立足,這就有點讓人覺得此人靠不太住。
但是父母雙亡這一點,大夫人實在是太動心了,上一樁婚事便是秦國公夫人這個做婆婆的太強勢刁鑽,她的女兒總是受苦。

  若是沒有公婆壓在頭上,嫁過去就能當家……

  想到這裡,大夫人又看著蘇辛夷,“解經略還有個兒子是不是?

  蘇辛夷點頭,“聽說才三歲。

  三歲?

  這個年齡好,年紀小養在身邊還能養熟,但是焦家在本地,隻怕對這個外孫也不肯松手,到時候若是焦家處處搗鬼,這日子也並不好過。

  總之這婚事有好處有壞處,大夫人糾結不已,一時間難以決斷。

  “大伯母,大哥有說大姐是什麽意思嗎?
”蘇辛夷問了一句。

  大夫人聞言歎口氣,“你大姐願意。

  蘇辛夷很意外,“願意?

  以蘇白薇的性子,不該會這麽痛快答應才是。

  “還不是史仲謙那個殺胚!
”大夫人氣的臉都黑了,提及前女婿十分厭惡。

  “史仲謙不是入獄了嗎?
”蘇辛夷有點意外的問道。

  大夫人直歎氣,“誰不說呢,這麽個混帳東西,就該讓他在大獄裡蹲到老。

  蘇辛夷從大夫人口中才知道史仲謙可比他爹狡猾多了,這次跟馬汝德見面,想要的是馬汝德手中的一張契書,這張契書是當初前秦國公販賣鹽引的證據,數額不是很大,但是對現在已經跌落泥潭的秦家人來說也是如刀懸頂。

  更讓蘇辛夷意外的是,史仲謙居然想空手套白狼,也正因為這樣,抓到他反倒是沒有證據證明他做過什麽壞事。

  契書是前秦國公所為,有帳也算在他頭上,史仲謙被關幾天就放了出來,他就直奔淮寧,在蘇家老宅外頭跪著求蘇白薇原諒想要夫妻複合,哭著喊著要見女兒。

  蘇白薇不想讓蘇家人跟著她一起丟人,就答應讓他見一見女兒,哪知道史仲謙見了筠姐兒,抱著孩子就跑,幸好遇到解經略將孩子搶了回來。

  蘇辛夷:……

  四夫人聽的也是心裡直害怕,一連聲的阿彌陀佛,“這個殺才,簡直是沒有人性,他這是想要做什麽?
搶了筠姐兒在手中,還想威脅白薇不成?

  史仲謙就算是搶孩子也不犯法,畢竟他是孩子的父親,頂多抓進官府關兩天就得放出來,如今這人已經是不顧顏面,看來是打定主意要纏著蘇白薇母女。

  在這樣的情況下解經略上門求娶,無異於給蘇白薇一條生路,而且解經略是平寧衛指揮使,蘇白薇嫁給了他,史仲謙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跑去一個指揮使的府中搶孩子。

  蘇辛夷這會兒有些明白蘇白薇為什麽答應這婚事了,而且解經略那張臉確實長得不錯,如果他不介意多個繼女,這婚事對雙方來說都挺合適。

  正因為這婚事不是很單純,大夫人才會如此糾結。

  四夫人輕歎口氣,看著大夫人說道:“大嫂,白薇可有說什麽,她自己是怎麽想的?

  大夫人聽到這個,就歎口氣,“那孩子的性子你知道的,不願意給老家族人添麻煩,解經略願意她帶著筠姐兒嫁過去,還允諾將筠姐兒視如親生對待,她就沒什麽挑剔的了。

  蘇白薇的婚事難就難在和離倒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以她的出身高不成低不就,世家大族也不會娶一個和離過的女子進門,而且還帶著個拖油瓶。

  而且,像是大族的子弟就算是喪妻再娶,那選的也是沒嫁過人的閨閣少女,進門做後娘多的是人願意。

  低嫁的話問題也多,出身低的男子願意娶和離帶女兒的女子,必然圖的是女子的家世,到時候齊國公府肯定要扶持對方,若是扶持不到位,隻怕蘇白薇夾在中間日子就不好過。

  這樣一來豈不是更惡心人?

  為了嫁人而嫁人,等於又跳進了一個火坑。

  但是解經略的身份妙就妙在不高不低,不用齊國公府扶持,他是世襲的指揮使,隻要不出差錯,就能在這個位置上坐到死。
萬一能立功,就還能往上走一走。

  解經略的危險不在外界而是本族,他父母雙亡無人依靠,指揮使的位置能世襲,兒子年幼,若是他有個好歹,這位置就能落在同族的人頭上。

  蘇辛夷不免就想起當初刺殺的那個人,不是衝著她來的,那就肯定是衝著解經略去的。

  可要是解經略娶了蘇白薇,就算是齊國公府不幫扶解經略,但是有這麽個嶽家在背後站著,謝家族人就不敢輕易妄動。

  解經略有一子,蘇白薇有一女,解經略要借助齊國公府為他撐腰,蘇白薇也能借解經略轄製史仲謙,思來想去,這婚事竟是十分合適。

  而且,蘇辛夷覺得自己應該也不會看錯人,解經略這人雖然有些狡猾,但是他娶了妻子沒納妾,妻子難產亡故之後,也沒有為了兒子匆忙娶妻或者擡個妾室照顧孩子,可見這人心中是有大章程的。

  而且蘇白薇的性子多好啊,說不定這倆人湊到一起還真能過好日子。

  “大伯母,若是大姐覺得可以的話,這婚事我覺得也行。
”蘇辛夷酌量著開口,把自己的想法認真的說了說。

  大夫人一愣,沒想到辛夷能想到這麽多,她焦躁的心慢慢的平緩下來,“我跟你大伯父再商量商量,還要請你祖母拿主意。
辛夷,你說的這些很有用,你大哥也說解經略不錯,我沒見過不好說如何,你大伯父倒是與他見過幾面,但是沒有深交也瞧不出什麽,隻說解經略在任期間名聲不錯。

  當初秦國公府名聲也不錯,她還不是輕信這些,把女兒送進了火坑,所以大夫人現在真的是對這些不敢全信。

  蘇辛夷點點頭,笑著說道:“解經略在職期間不能擅離職守無法親自上京提親,不過咱們家可以去淮寧看看,我看著大伯母不如去淮寧走一趟,若是真的覺得此事可以,正好還能送大姐出嫁。

  平寧衛距離京城太遠,從京城出嫁顯然不合適,但是從淮寧就好多了。

  大夫人心動不已,但是她說了不算,還得太夫人點頭,“我想想再說。

  大夫人心事重重告辭離開,四夫人把人送走後回來看著女兒說道:“你覺得解經略真的能行?

  蘇辛夷就道:“隻要有所求,肯定要善待大姐姐母女。
主要是大姐姐若是不嫁人,史仲謙會一直糾纏,他再糾纏個幾次,大姐姐想嫁也嫁不出去了。

  一般人家誰願意娶個媳婦還招惹個揭不掉的狗皮膏藥,但是解經略不一樣,武官嘛,做事情就不像是文官人家那麽在乎臉面,他將筠姐兒從史仲謙手中搶回來就知道了。

  蘇辛夷懷疑解經略有可能早就起了心思想要求娶大姐,不然怎麽這麽巧讓他救了筠姐兒?

  這人在平寧衛當官,好端端的怎麽跑去淮寧了?

  朝中因為鹽引案沸騰不已的時候,大夫人已經得了太夫人的話南下淮寧,這次跟著她一起去的是二夫人,三夫人要照看兒子的腿不能隨行,但是知道這婚事可能能成,就來跟四夫人商量添箱的事情。

  三夫人自打知道薑墨州被揍成豬頭一樣後,現在走路都帶風,見誰都要笑,尤其是看到蘇辛夷之前的怨恨沒了,說話也沒之前那麽刻薄了。

  因為三夫人性子沒那麽尖銳了,三爺也常探望受傷的兒子留宿三夫人院中的次數便多起來,現在三夫人看上去比以前討喜多了。

  三夫人跟四夫人去商量添箱的事情,蘇京墨拉著蘇辛夷說悄悄話。

  “你說你去揍薑墨州怎麽沒叫上我,我好歹上去踩一腳。
”蘇京墨恨恨的說道,“這種小人最是討厭,以前薑墨州的名聲比薑墨殃這做世子的還要好,我對他印象還不錯呢,沒想到居然是這種人。

  “我也沒動手,別人動的手。
”蘇辛夷道,要不是李貴妃為她揚名,這事兒八成也不會傳出去,薑墨州吃了啞巴虧也隻會暗中記恨她,再找機會還回去。

  沒想到李貴妃這一招倒是解了三夫人的心結,也算是歪打正著幫了蘇辛夷。

  被李貴妃算計一回,好歹也算是撈了點利息,不算是很虧。

  “我娘現在天天誇你好,聽得我耳朵都麻了。
”蘇京墨假裝抱怨,“我要是跟你走一趟,指不定現在誇的就是我。

  蘇辛夷:……

  “三哥受我所累,我這是應該的。
”蘇辛夷心虛的很,若不是因為她蘇北也不會挨打。

  “嗐,我爹都罵我娘了,說鹽引一案事關重大,咱們府上還有大哥跟著殿下南下查案,我娘怎麽不抱怨大哥,罵我娘柿子撿著軟的捏,把我娘都罵哭了。

  蘇辛夷沒想到還有這樣一折,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

  蘇京墨歎口氣,看著窗外幽幽說道:“其實我聽我娘說,她一開始跟我爹的感情還是很好的,就是後來有了翁姨娘才變的。
但是我爹喝醉了又說是我娘越來越強勢,他覺得很厭煩,翁姨娘溫柔和善讓他覺得舒心。
我爹自己還挺委屈的,他又沒有寵妾滅妻,翁姨娘雖然得寵,但是他也沒縱著她挑釁我娘。

  蘇辛夷幽幽的看著她,“你怎麽知道這麽多?

  她才不信三伯會在女兒面前說這些,哪家當爹的會跟女兒說自己房裡的事情?

  蘇京墨理直氣壯的說道:“他們倆吵架的時候,我在窗下聽到的,怎麽了?

  聽牆角還這麽理直氣壯的,也是頭一個。

  蘇辛夷也不知道怎麽勸,她自己上輩子嫁人後過得更慘,實在是沒有經驗參照。

  蘇京墨顯然也沒指望六妹妹說出什麽有經驗的真理來,自顧自的說道:“其實我也不太討厭翁姨娘,她是我爹當年隨軍出征歸來時救下的,那時候她出門遊玩遇上山匪,若不是我爹救了她,就得給人做壓寨夫人去了。
好歹也是上靖翁家的女兒,出了這樣的事情,想要嫁個好人家是不可能了,她自己願意給我爹做妾,翁家順水推舟也就答應了。

  蘇辛夷進了國公府就沒見過翁姨娘,低調的很,平常很少出來露面,她上輩子見過她一回,不過那也是很久後的事情了。

  翁姨娘將蘇希仙嫁回了娘家,結果蘇希仙在翁家的日子過得極不好,鬧騰著回娘家,那時的老太爺已經過世,太夫人身體不好臥床養病,而且蘇翼在禦林軍被羅紹登處處針對,大哥的性子本就老實本分,大伯也不是個圓滑能言的人,陛下雖然對齊國公府還有些情分,但是面對提不起來的齊國公也沒多少興趣。

  齊國公府江河日下,各房之間也是摩擦不斷,蘇辛夷在平靖郡王府日子艱難,而且因為他的緣故蘇翼的前程被毀,大夫人對她厭惡至極。

  翁姨娘因為自己執意將女兒嫁回娘家本是為她好,結果反倒是坑了女兒,蘇辛夷見她時翁姨娘甚至比三夫人還顯老態。

  那些年的齊國公府當真是暮氣沉沉,正如別人所言,蘇四爺之後齊國公府如日落西山,輝煌不再。

  蘇京墨看著蘇辛夷在發呆,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小六,你在想什麽?

  蘇辛夷猛地回過神來,從那些泥潭一般的思緒中抽身,看著蘇京墨說道:“四姐,我們以後都會好的,會越來越好。

  蘇京墨一愣,隨即笑了,“小六,我們當然會更好,我爹現在跟我娘的關系因為我哥緩和了很多,我也覺得會越來越好。

  隻要她娘不再整天咒罵翁姨娘,怨天怨地怨她爹,她就覺得日子好過的很。

  蘇辛夷就笑了,是的,她不會再讓自己重複老路,不會再有平靖郡王妃拿著自己父親的聲望給商君衍鋪路的事情,屬於齊國公府的榮耀不會再被人搶走。
屬於他大哥的前程,也不會再被平靖郡王妃算計走,他們一家會越來越好。

  “我們也給大姐準備點禮物吧。
”蘇京墨笑著說道,“大姐的婚事要是真的定下來,我娘說得在淮寧出嫁,我們肯定去不了的。

  蘇白薇再嫁的事情要低調,畢竟秦國公府已經被奪爵,史家的人現在日子不好過,若是他們府上大張旗鼓的給蘇白薇送嫁,外頭的人不知道會說什麽閑話。

  為了以後的日子能好過一些,肯定會悄悄地將大姐嫁出去,在京城不會聲張,在淮寧也不會大辦。

  至於娶親時解經略那邊會不會大辦婚宴,這就不是他們家會管的。

  “當然要準備,咱們跟三姐還有五姐一起商量下,大伯母她們南下的時候,讓二伯母替我們收著,事情要是成了二伯母再拿出來給大姐便是。

  “我看行。

  倆人說做就做擡腳就去找蘇朝顏還有蘇希仙了,姐妹四個湊在一起嘀咕一番,然後換了衣裳上了街。

  另一邊大夫人準備南下,蘇翼不得空無法護送,上次蘇祁跟著跑了一趟,學業耽擱不少正在補功課,齊國公為了不讓人知道女兒這麽快再嫁的事情,也不會跟著一起去。

  蘇北受了傷不良於行,於是蘇雎與蘇滁這次告了假跟著大夫人南下。

  一行人悄無聲息的出了京城,蘇辛夷的日子又變得安穩起來,這次穆邢也回來了,她就讓穆邢與展橋還有曹清一起練田早跟包大同。

  偶爾她也會換上胡服與他們一起過過招,日子過得輕松自在又悠閑。

  而此時,朝堂上因為鹽引案鬧得正兇。

  晏君初站在眾臣前,對著陛下回奏,“前任鹽政陸相儒曾以兩江人口迅增,食鹽緊缺為由,上書請陛下向兩江增發鹽引以用於民。
陛下寬待百姓,不忍他們無鹽可食於是準奏增發鹽引。
然而陸相儒不思回報陛下聖恩,反而中飽私囊,甚至更加猖狂自作主張把明年的鹽引提前發給鹽商,寅吃卯糧,罪大惡極。
李紀上任後,不僅不揭穿陸相儒所為,反而與其狼狽為奸,繼續行此道獲取重禮。
除此之外,還私下收受鹽商賄賂,田宅、字畫、古董數不勝數。
鹽商馬汝德於歷年提引一案獲利豐厚,將官帑視為己資,不僅勾結李紀,還試圖將其女送給前秦國公之子史仲謙做貴妾,以百萬嫁妝為引,讓前前秦國公為他穿針引線,試圖從朝廷手中拿到兩江之外的鹽引獲利,簡直是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隨著晏君初將鹽引一案真相擺在眾人面前,事實真相令人心驚,誰能想到區區十幾年,他們居然敢在鹽政上鯨吞上千萬兩白銀,何止是觸目驚心。

  陛下當庭大怒,命太子抓捕陸相儒,嚴審李紀、馬汝德等人。

  皇帝的怒火並不是偶然,當年陛下登基後便大力整治吏治,基本肅清貪腐現象,但是隨著陛下登基日久,朝律逐漸寬松,於是那些蟄伏已久的官員便忍不住向商人與百姓伸出了手。

  陸相儒與李紀無異於在陛下的臉上給了一巴掌,陛下放寬朝政,倒是便宜他們伸出斂財之手,這讓皇帝的臉面往哪裡放?

  接連幾日京城人心惶惶,受鹽引案牽連的官員不知凡幾,每日都會有朝官被請去喝茶問話,蘇辛夷還聽到李貴妃被發跣足去陛下面前請罪,而且隻口不提為李紀求情,隻求陛下依律法行事。
李太師同時也上書因未曾教導好孩子為由,辭去太師之位,言辭懇切,老淚涕橫,甚至因為情緒太激動哭暈在禦前。

  因為李貴妃與李太師鐵面無私的行為,陛下深受感動,因此並未因李紀牽連李家,李紀雖入獄李家卻險險得以保全。

  蘇辛夷知道後沉默半天,李貴妃果然是個聰明人,知道李紀犯下的事情無法保住他,隻能狠心棄卒保帥,舍了李紀一個,保全了李家一大家子。

  這樣的人難怪能在後宮得寵這麽多年,果然是本事了得,也的確是能狠得下心來。

  與此同時,蘇翼帶隊進入東黎王府,神色恭敬請東黎王跟他走一趟。

  之前安側妃與薑墨州已經入獄,如今再請東黎王去喝茶,便是東黎王妃也有些扛不住了。

  東黎王世子薑墨殃臉色發白,扶著幾欲暈倒的母親,再看著到現在面對他們母子神色依舊淡淡的父王,他的驚懼終於淡淡散去,壓抑許久的怒火浮上心頭。

  六千字更新完畢,小可愛們久等了,今晚淩晨不保證有更新,大家明早起來看看,若是沒有更新,就等白天看哈,麽麽噠,順便求個月票挖。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