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攝政王寵妻日常

《攝政王寵妻日常》第46章

攝政王寵妻日常 微桁 4131 2024-05-25 17:01

  第46章 花燈會

   一方小案前,搖搖曳曳的燭火映出小男孩緊蹙的眉頭。

   他手小,握著大毛筆就比較吃力,但神色卻很認真。

   當他練完今日最後一個字時,照顧他的奶娘突然過來了,在他耳邊說了句什麼。

   小男孩聽見,圓目頓時一睜,驚喜地把筆一丟,跳下椅子就沖了出去。

   紀初苓才剛從馬車上下來,走進宅子沒一會,便見一個小傢夥屁顛顛地沖了出來,一下撞了她滿懷。

   “苓苓姐!
”小傢夥喊著,肉乎乎的兩條小胳膊就抱了上來。

   宅子裡已上了燈,小傢夥的身影籠了一半在陰影中,好似比印象中的瘦了些。

   “小阿糯。
想不想我啊。
”這是小傢夥的乳名,紀初苓低頭看見同名字一樣軟糯的小傢夥,就忍不住伸手揉了揉他臉頰。

   對她來說,可是多少年都沒見到這個小阿糯了。

   “想,好想苓苓姐!
苓苓姐要抱抱。

   “你個不知羞的小傢夥。
又不是小時候了,瞧瞧你這個子,我可早就抱不動你了。
”紀初苓笑著戳他腦門。

   “對哦。
”小傢夥捂著腦門一想,也傻呵呵地笑了。

   “苓苓姐為什麼突然來了,是因為想阿糯了吧!
”小傢夥臉紅撲撲的。

   “對啊,小阿糯不歡迎?

   小阿糯把頭搖成了撥浪鼓。

   這時從裡頭又疾步出來一人。

   紀初苓忙喚了來人:“二姨母!

   “阿苓?

   得知紀初苓突然來了,她也很驚訝,這時見小姑娘站在燈影下,臉頰微紅,披著她親手縫製的鬥篷,映得一雙眼眸都泛著暖光。
粉妝玉琢的小姑娘,可別提有多好看了。

   離上一回見面的時日來算,倒不長也不短的,但今日看來,似乎又美上了好幾分,五官也更為精巧。

   隱隱已有了大姑娘的樣子。

   “別幹站外頭,天冷,可別著涼了。

   紀初苓應了,上前抱了下二姨母,便由二姨母牽了她手往內走。

   小傢夥樂顛顛的跟在屁股後頭。

   “餓了吧?
路上有墊著沒有?

   紀初苓撫了撫肚子,笑呵呵地搖搖頭:“餓著呢,二姨母煮面給我吃麼?

   見二姨母點頭,紀初苓抿唇笑了笑。
因為心裡還有疑惑,便轉而問起二姨父的狀況來。

   二姨母跟小阿糯看起來都沒有她想像中那般憂心愁苦的模樣,所以她心也安下了不少,想來二姨父的病應當沒什麼大關係。

   而二姨母聽了她所言,才知道她是聽說了二姨父病重消息才突然來嶺縣的。

   一時有些哭笑不得,還有些氣她那口子。

   紀初苓聽了二姨母所言,這才懂了。
二姨父年底時候確實是病了,卻非什麼重症,隻是染了風寒。

   不過他這風寒確實染得比別人要厲害一些。
但除了拖得久咳起來動靜也大,倒沒別的什麼要緊的。

   二姨母說著還氣上了,說二姨父將好的時候,竟還嘴饞偷酒喝,結果沒好全的身子就又來了一回。

   因縣令老爺病得太久,嶺縣百姓少不得有議論,不明底細一個傳一個的,最後到她耳朵裡,就給傳成什麼重症了。

   不過這年一過,也已經差不多好全了。
這會人還在縣衙忙呢,遲些才會回來。

   “一把年紀了還當自己年輕小夥呢,不關照自己身子,他該的!

   小阿糯跟在後頭,也不知聽懂沒,哼哼唧唧的點頭附和。

   紀初苓見二姨母一點情面不給二姨父留,沒忍住笑出聲。

   不過擔憂了數日的心總算是安了。
若二姨父真重病,她都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紀初苓先去了前堂坐著。
因為她來得突然,二姨母當即就讓人把屋子趕緊打掃出來。

   然後就先給她煮面去了。

   小阿糯則在她身邊繞來轉去的,纏著她問送給她的三個字寫得好不好,是不是很厲害。

   等用過面後,紀初苓感覺渾身都暖和起來,而這時屋子也已經差不多整理好了。
她隨了二姨母過去,一步踏入,便是撲面的暖意。

   屋內炭盆都燒得旺了,床上整齊鋪好了她那幾床厚厚的被子。

   紀初苓招了正在幫著收拾的秋露,想把鬥篷解下遞給她。
卻聽二姨母喊了停,說這兒亮讓她先仔細瞧瞧。

   然後拉著她上下打量,嘴裡說著果然很合身。

   “就是領口得再收些,這樣易灌進了風。
還有系帶似乎長了點。

   大概是屋內太暖和了,紀初苓聞言臉頰整個紅豔豔的。

   聽二姨母說要拿去再改改,便忙把鬥篷脫下遞給了她。

   二姨母接過時碰到她手,感覺兩隻都冰涼涼的,順帶捂著揉搓了幾下。

   這時眾人又聽見動靜,是二姨父從縣衙回來了。

   見二姨父回來了,眾人少不得要說起那個烏龍。
趁著她在,二姨母便拉著她對二姨父一頓數落。
二姨父被鬧得羞愧,直言再不喝酒了。
見天色也不早,讓紀初苓早些休息便要逃跑。

   小阿糯卻鬧著不走,說要同苓苓姐一起睡。

   “你苓苓姐累了,就你那睡覺德性,別打擾你苓苓姐休息了。

   說著他拎了小傢夥的後襟就將人拖出了門。

   小阿糯被倒拎出門,還不忘咧了嘴同紀初苓揮手,說明天來找她玩。

   二姨母亦忍俊不禁,最後說著讓她早點歇了也離開了。

   因為紀初苓的到來,整座宅子都熱鬧許多。

   人走後,秋露邊幫姑娘把簡單的妝飾都卸了,邊道:“姑娘這下可以放心了。

   見紀初苓淺笑頷首,便又說著:“不過反正都過來了,姑娘大可多待段時日再回去。

   她一直跟在姑娘身邊,當然知道姑娘在嶺縣會開心許多。

   紀初苓從鏡裡瞥她一眼:“你想要待多久啊?

   小丫頭眼睛就放光了:“至少要待過上元節吧!
望京城的花燈會年年都是那樣的,可沒意思了。

   “我看是你貪著玩不要回去吧。

   見被識破,秋露吐了吐舌頭。

   許是因為睡得安穩,紀初苓這一覺直睡到了正午。
起身梳洗好後,一打開門,就在外頭發現了一隻眼巴巴的小阿糯。

   “大公雞叫的時候我就起來了。
可是阿娘不讓我吵你。
”小傢夥模樣可哀怨。

   紀初苓牽了他小手往外走,故意說道:“一大早來等我做什麼,等我檢查你功課麼?

   小傢夥先是皺了下眉,後又一副認命的小大人模樣:“跟苓苓姐一起的話,做功課也可以。

   “那今兒就教你寫‘小阿糯’”。

   小傢夥點頭如搗蒜。

   紀初苓在嶺縣這幾日過得尤為安逸,幾回發起呆時,還能挖出記憶裡許多年前在嶺縣的點滴來。

   她時而陪著小傢夥玩鬧做功課,時而去陪二姨母說話做活。

   二姨母手藝好,她不用討,每日也都被各式菜品點心給喂得圓鼓鼓的。

   二姨母還趁這幾日給她縫了方水色小帕。

   至於二姨父天天忙著縣衙裡的事,隻晚間才能遇見。
自他上回製成了一個哨笛後,似乎發現了自己除了當官辦案以外的天賦,近來開始做起鳥雕。
他拿了幾個雕好的在紀初苓面前顯擺,她瞧了果然還不錯,鳥雕活靈活現的。

   紀初苓打趣他有這手藝,還不如先學紮個花燈,興許能在上元節上奪個花燈魁首過來。

   這樣他就是大夏國裡最會紮花燈的縣令了。

   就在一日日的打鬧歡笑裡,轉眼便到了上元節。

   聽說嶺縣的花燈會是特別熱鬧的。
二姨母心道她總是在望京城裡拘著,定是不自在,便說了讓紀初苓好好去玩。

   至於看住小阿糯的重擔,就不由她來了。

   在紀初苓記憶裡,她小時似乎隻有一回上元節時恰好在嶺縣。
趕上過那麼一次花燈會。

   回憶裡頭,她才一出門,就被成片的花燈給迷了眼。

   整個嶺縣都是一片花燈海。
那時候她個子小,身量都不過那些攤子高,所以要看那些美妙絕倫的花燈,都得仰了頭看。

   就覺得全像是天上星星變作似的。

   京城裡的上元節雖玩樂更多樣,花燈製作也更複雜,但就覺得沒嶺縣的有意思。

   臨近晚上,秋露賣力地給姑娘作妝扮。
怎麼著也不能讓自家姑娘被花燈給比下去了不是。

   此次出京是輕裝,秋露就看著帶了些首飾來。
紀初苓由著她擺弄髮式時,便瞧見謝遠琮送的那盒首飾也給帶來了。

   晚上是逛燈會,又不是入宮,不用恪守妝儀,自然是怎麼喜歡怎麼來。

   紀初苓心想著,這石榴紅的簪子耳墜熒亮奪目,定不至於埋沒進燈海裡頭。

   便讓秋露把這套給她妝上。

   最後出門時,小傢夥見了,指著她耳朵連說了三回苓苓姐美美美。

   晚膳當是吃了不少蜜。

   她們出來時,嶺縣已然遍佈花燈,主街道上最是熱鬧,人聲鼎沸,也最為擁擠。

   樹上掛滿了各式不一的大小花燈,一片紅火,是燈卻似花。

   花開千樹。

   街上男女老少都有,熙熙攘攘的。
走著走著,還能看見不少雜耍的。

   四下到處擺著攤子賣各種小食,小阿糯眼睛都看直了,一路饞得不行。

   走著走著就停下來,拽著她阿娘要吃。

   別人出來看燈,他光鑽進吃的裡頭了。

   二姨母見狀,最後便讓紀初苓自個先去逛,不必等他們了。
說難得玩一次,紀初苓若總等這個饞嘴的臭小子,定玩不盡興。

   且嶺縣也就那麼些大,等小子吃足了,指不定一個轉頭又能遇上。

   紀初苓便應了,帶了秋露往一片花燈裡頭鑽。

   秋露左顧右瞧的,忽指著某處一個攤子道:“姑娘,那邊的燈都好漂亮,咱們去看看?

   紀初苓也瞧見了,點點頭走了過去。
隻見面前這一長攤子上擺滿了各式花燈。

   這些花燈不是用來賣的,而是要猜對懸在粱上的燈謎才能拿走。

   紀初苓一瞧,燈謎已被人猜掉了不少。
她走過來時,就已一眼看中了攤上的一盞玉兔燈。
於是當即就按著攤子規矩隨手挑了個燈謎,略一沉吟便猜出來了。

   那老婦人笑呵呵地把玉兔燈遞到了她手裡。

   紀初苓視線落在攤上那盞一模一樣的玉兔燈,心生好奇。

   秋露也奇怪,問道:“老奶奶,為什麼這花燈有些是一雙雙的,有些卻隻有一盞呢?

   “姑娘們不是嶺縣人吧。
這些花燈都是一雙雙的,被取走了一盞,不就隻剩一盞了麼?
花燈嘛也就圖個好看有趣。
若是你提了一盞,等逛上一圈後,在另一人手中瞧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豈不是很有緣分?
而且我們這還有個說法,如若是俊郎君與俏姑娘提到了一對花燈,還能結好哩!

   說著老婦人咯咯地笑了起來。

   “這麼有意思啊!
”秋露聽著有趣也想要了。
她央姑娘幫她解了個燈謎,最後挑了一盞元寶燈。

   主僕二人都拿到了自己喜歡的花燈,這時見前頭鬧哄哄的,原來是出了花車。
花車上頭的正中央擺了一盞好大的花燈,映亮了一片,可厲害了。

   兩人便隨著人潮,被推著攘著去往了前頭。

   兩人離開之後,過了半晌功夫,成對花燈的攤子前出現了一雙男子冬靴。

   沒過一會兒,一隻修長潔淨的手便握上了燈柄,將剩下的那一隻玉兔燈給提走了。

   因為這對燈一前一後都剛被提走不久,所以老婦人都還記得提燈人的模樣。

   她一琢磨,還真是俊郎君與俏姑娘。

   真的是般配極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