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到儋城
明湛道:“王法嘛,也是有的。
不過時靈時不靈罷了。
”
秦琴低聲嘀咕:“我的個好相公,你說話如此耿直,要傳出去了,是被砍頭的呀……”
某人看着她的眼神,就多了幾分暧昧:“傻丫,你叫我什麼?
”
秦琴立馬坐直了身子:“沒什麼!
哎,前面的車動了,趕緊跟上去……”
好吧,雖然秦琴不知道背後嚼王法舌頭會不會被砍頭,不過過渡的隊伍确然是開始動了,他們趕緊上前排隊過河。
星月兼程,晚上也不打尖,在馬車上湊合睡。
終于在第二天午後抵達了儋城縣。
縣城城牆低矮,比繁華的文州要破敗不少。
府考的地方就在縣衙旁邊,牆壁黃乎乎的,瓦面灰撲撲的。
考場附近的客棧早就住滿了。
秦琴把心一橫,對明湛道:“出城,我們找個空曠地方紮營去!
幸虧車上帶了帳篷,瞧瞧我多有先見之明!
”
哭笑不得地等某人得瑟完,明湛一揚眉:“姑奶奶,離開考還有兩天呢。
”
秦琴想了想,隻能用鈔能力了,說:“要不我們現買個院子?
”
明湛:“……”
明湛:“想法很好,千萬别想了。
财帛動人心。
”
不遠處又傳來了熟悉的,歐陽胖墩的說話聲:“秋官,可算追上你了。
你們找到住的地方沒有呀?
”
歐陽威在家仆的護送下,居然跟他們前後腳到,也算是很快了。
秦琴看了看憨厚笑容依然不變的歐陽威,再看看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的秦秋平,張了張嘴,想要敦促自家好大兒一把,手心一暖,被明湛拉住了。
回過頭,隻看到明湛俊朗的臉,他對她擠了擠眼睛。
秦琴就管住了自己,沒有再插話。
歐陽威來到秦秋平跟前,張開五指對着他晃了晃,“秦秋平,你怎麼不說話啦?
我可是讓家裡套了最快的馬,一路趕過來的呢。
昨天晚上也沒有好好睡,可困了。
”
一邊說,一邊打了個呵欠。
秦秋平道:“沒,沒什麼。
我們也是剛到。
嗯嗯……你早點來也好,可以複習一下功課。
”
歐陽威問:“你肯定沒問題的,我就……”
秦秋平道:“你也肯定沒問題的!
”
歐陽威有些不大自信,瞪大了眼睛盯着秦秋平:“真的嗎?
但我總覺得《論語》後面三、四則漏字,釋義也記不牢……還有《中庸》,隻勉強背了一半……”
小胖墩越說越沒自信,秦秋平握住他手,說:“沒關系。
這兩天我給你惡補一下就行了。
漏字是小毛病,隻能背一半,就把那一半背得更牢固!
再說了,你的《孝經》不是學得比我還早,還要好麼。
你就再看兩三遍《孝經》和它的釋注什麼的,就好了!
”
耳聽着秦秋平有紋有路的一套套說下來,歐陽威原本黯淡下去的面孔又有了神采:“對對對,你這麼一說,我就整個腦子都明白過來了!
”
秦秋平看起來如釋重負的樣子,也咧開嘴笑了起來,笑到一半,打了個呵欠。
歐陽威說:“你也困了啊?
要不要先找個地方歇一下,對了,你們住哪裡呀?
”
秦秋平道:“我還不知道呢。
周圍的客棧全都滿了。
就連可以借住的民房也滿了。
我娘說,要到城外去紮營。
睡兩天帳篷呗。
”
“那怎麼行,風餐露宿的,多辛苦啊!
”歐陽威卻不知道帳篷是什麼,心疼道:“要不然你到我家去住吧?
我家在這城裡有個别院,地方很大的!
”
秦秋平一呆。
歐陽威殷勤地拉着他手,說:“來嘛,來嘛!
”
遠處圍觀的老父親拉住蠢蠢欲動老母親:“傻丫,淡定,淡定。
讓秋官自己處理……”
秦琴被明湛拉住了,着急了一會兒,也控制住了情緒。
她低聲道:“如果真的要去歐陽家蹭住,那怎麼辦?
”
明湛道:“那就讓他自己去。
我跟你在城外搭帳篷。
”
秦琴:“……”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
想什麼來什麼,歐陽威拉過了秦秋平另一隻手:“來嘛,來嘛,秋官。
我家很大的,你可以住我隔壁的廂房,我們早上一起念書。
我的書童也給你用,我的筆墨紙硯也都有。
你跟我講題就行了。
”
秦秋平歎了口氣,說:“那……我先問問我爹娘。
”
知子莫若母,秦琴用腳後跟都能想到,她家好大兒那是心動了。
啧啧,好基友,手拉手。
秦秋平來到了秦琴面前,深深吸了一口氣,說:“娘,歐陽威邀請我們去住他家别院。
正好我們也沒有地方住,要不然,我們就答應了,好不好?
”
孩子期盼地看着秦琴。
秦琴忽然想起,上輩子的時候,辦公室裡有個大姐,她兒子也是常常去同學家裡住。
那時候秦琴單身狗一條,聽着大姐吐槽家中叛逆期孩子的種種,有時候還不耐煩……現在隻後悔當時沒有多取經……
她想了想,說:“好。
同窗情誼難得,你就去歐陽家裡住吧。
至于我和你爹……就不打擾人家了,不合适。
我們另外找地方落腳。
”
秦秋平瞪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
秦琴道:“你是客人,要講規矩,講禮貌。
懂麼?
兩天之後,我們在這裡彙合。
”
秦秋平用力點頭,喜笑顔開:“好!
我會記得的!
”
竟然就一溜小跑的回去歐陽威身邊,也不知道說了什麼,兩個少年臉上全都是笑容,手拉手的原地跳起來。
秦琴看着,就覺得好笑。
“找到了,找到了!
”
“這可不是麼!
”
一陣興高采烈的嚷嚷,吸引了秦琴視線。
拐角處閃出一個穿馬幫衣服的漢子,直奔明湛跟前,行了個拱手大禮,說:“請問這位是明湛,明大爺麼?
小人名叫羅三,是儋城馬幫堂口的堂主。
”
“受羅扛把子之命,來給明大爺接風洗塵的。
我家扛把子說,明大爺護送公子前來府考,如今城中各處擁擠,不好落腳。
特在本地馬幫堂口安排了幹淨上房,讓明大爺安住,切莫耽誤了大公子的舉業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