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七百三十二章 時機成熟,自請出京

   晚些時候,宋玉枝召開了一場家庭會議,商量離京的相關事宜。首發免費看書搜:讀閱讀 duyuedu.com

  跟她先前預測的結果大差不差,趙大娘第一個響應。

  “這京城忒沒意思,日日都悶在宅子裡,我這一身力氣都沒處使,再荒廢下去,我怕是真的要成廢人了。”

  葵兒也是一樣。

  小丫頭見識過京城的繁華後,心裡最記挂的還是家鄉和遠在家鄉的親人。

  老醫仙和辛夷也沒意見。

  師徒二人過慣了閑雲野鶴的日子,對京城這樣随便一塊招牌砸下去、都能砸到常人惹不起的達官貴人的地界,已然生出了厭倦。

  隻是同宋家人相處的舒坦,這才沒生出離開的心思。

  宋家要搬遷,他們自然也沒有留在京城的必要。

  周氏和宋知遠同樣沒有異議,隻是不由自主地看向宋彥。

  宋彥臉上已經不見頹色,隻笑道:“你們不用瞧我,我已經跟枝枝說了,你們娘仨想在哪裡,我就在哪裡。”

  宋知遠擠眉弄眼地挨過去,“打小,爹就告訴我,男子漢大丈夫要心懷大志。離了這京城,爹可就不是清貴翰林了。至多……至多隻能給我當個副手賬房。”

  宋彥好笑地瞪他,“我離了京就算做不得官,也能當個教書匠,怎麼就要給你這乳臭小兒當副手了?難道你覺得我的算術還不如你?”

  宋知遠理所當然道:“我還不怎麼會算術的時候,就掰着手指,幫着姐姐理賬。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自然是正手,爹就算算術強過我,到底是後來的,自然隻能排在我後頭啦!”

  合着這猴小子是還在拿他前頭的缺席說事,編排他是“後來者”呢!

  宋彥後知後覺地氣笑了,擡起手佯裝要打他,“臭小子揶揄你爹是吧?!”

  父子倆鬧成一團,惹得其他人也跟着莞爾。

  稍後,一家子又商量起如何順理成章地遠離這風波地。

  沈遇壓低聲音道:“陛下是聰明人,是不容人質疑他決定的聰明人,我覺得不宜兜圈。不妨開門見山,或者托二殿下傳話,表明我們想急流勇退。”

  宋彥跟建元帝打交道更多,他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但他也憂慮道:“這段時間正是風口浪尖,陛下必然會對被軟禁的那位做出處置。稍後立儲之事也該塵埃落定。咱們不妨先避過這個風口,再從長計議。至于怎麼避開……”

  宋彥和宋玉枝對視一眼,二人的眼神不約而同地落到了宋玉枝身上。

  宋玉枝聞弦歌而知雅意,心領神會道:“你們就拿我當筏子吧,不礙事的。我這胎本就不穩,傳出去,旁人也至多議論我驕縱拿喬罷了。我不在乎那些虛名,且馬上就要離京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回來,很快就沒人記得這種事了。”

  她素來不和家裡人說假話,說不在意,便是真的不在意。

  老醫仙反應得慢了一些,但也很快反應了過來,捋着胡子道:“雖說老人常說,這女子身孕前三個月時不宜外宣,不然容易折損孕婦和孩子的福氣。但枝枝這胎有我看顧着,現在情況有特殊,你們不用顧忌這些。若她能在我眼皮底下有個好歹,我這醫仙不當也罷!”

  後頭宋彥和沈遇又合計了一番。

  于是不出幾日,京城頂層圈子裡都知道了宋玉枝有孕,且胎像不穩。

   以至于沈遇和宋彥都無心公務,頻頻犯錯,隻想着回想照料妻子

  女兒。

  後頭兩人幹脆跟拿了假,賦閑在家專心照顧宋玉枝。

  此事一時間在京中傳為笑談。

  畢竟此時孕婦懷孕生子雖然危險,跟過鬼門關沒兩樣,但誰家婦人不是這樣過來呢?

  也沒見過誰家男人這般着急上火,耽擱正事!

  宋彥這邊還好些,他打交道的多是文人雅士,就算背後笑話他,明面上也不會說什麼。

  沈遇的境況則尴尬不少。

  他身邊可都是行伍中的粗人,說起話來葷素不忌。

  别說往日裡與他有過龃龉的,便是和他交情不錯的,都當面調笑他是耙耳朵、妻管嚴,被一個小女子拿捏的服服帖帖!

  沈遇自不為所動,且還樂在其中,巴不得每天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宋玉枝。

  如是過了半個月之後,宋玉枝在家人的細心呵護之下,胎像漸穩。

  而此時京中也出了一件大事,再沒人有心思關注武安侯府的家事!

  也不是旁的,就是大皇子海明自打圍場狩獵之後,就因操勞過度“病”倒了。

  病過十天半個月,一位雲遊道人入京,一碗符水治好了海明的病,還蔔算說海明命中有難,需要避上一避,否則不止海明自己要遭殃,更可能禍及家人。

  海明聞得此事之後,上折子自請跟随高僧出家,再不過問凡塵俗事。

  建元帝一開始不允,海明便在宮門外長跪不起。

  最後建元帝淚灑金殿,這才強人不舍,應允他的請求,并且命人在靈山佛低修建一方佛寺,供海明學習佛法。又着一批訓練有素的侍衛,護衛海明周全。

  此事一出,京城上下議論紛紛。

  有人說那高僧批命準确,海明這命是真不好,眼瞅着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了,卻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出了這檔子事,往後别說太子,便是閑散王爺也沒得當,得當一輩子和尚,吃齋念佛。

  還有人則感動于天家的父子情深,說是換到旁人家,當父親的聽說兒子會妨克自己,怎麼也會有所忌諱。哪裡會像建元帝這般舐犢情深呢?

  更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百姓,說那雲遊道人也不知道是哪裡冒出來的,竟有如此神通,也不知道他同老醫仙相比,誰的醫術更高超。

  但甭管怎麼說,在冬日來臨之前,海明在侍衛的“護送”之下,永遠地離開了京城。

  同年十一月,建元帝頒下谕旨,祭告天地宗廟,在京城及各地張榜公布,冊封海晏為太子。

  臘月,海明的太子冊封儀式順利舉行。

  而沈遇在和宋彥商議過後,都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聯名上了一道折子,一家子自請出京。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