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見面禮
事情進行得異常順利。首發免費看書搜:看書屋 520ksw.com
那道折子上去之後,不日建元帝便宣召宋彥和沈遇等人入宮。
若說有什麼讓人意外的,大概就是宋玉枝也在受召之列。
她如今胎像穩定,也不算特别顯懷,出入行動倒還算方便。
隻是朝堂上的事素來是不關女子的事兒,周氏和趙大娘聽聞這個消息後都納悶不已。
趙大娘直嘀咕說:“從前老侯爺在朝堂上如何,也沒見過陛下宣召我們老夫人的。”
周氏同樣納悶,隻能試探着猜測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阿趙,你說的是前朝的事了,不能一概而論。”
宋知遠想了想,說:“都說姐姐在圍場的時候,很受陛下的喜歡。咱們隻把他想成尋常的長輩,說不定陛下隻是想在放我們離京之前,再見姐姐一次。畢竟姐姐先前差點就保不住肚子裡的小寶寶。當長輩的,放心不下也屬正常。”
他們三人不明就裡,得出猜想之後,便不作他想,專心去為宋玉枝拾掇進宮要穿戴的行頭。
而宋玉枝是知道内情的,便知道建元帝這番安排必有深意,不可能隻是作為長輩看她一眼。
但甭管怎麼想,當臣下的,皇帝有召,便不得不從。
隔天一早,宋玉枝便随宋彥和沈遇一道進宮去了。
說起來,宋玉枝已經進過好幾次皇宮。
但前頭幾次,她都是進入後宮。
這次去往前朝禦前,搜身檢查等步驟更嚴格。
說句誇大的,那是連宋玉枝頭上的頭發縫兒,都由掌事的嬷嬷掰開檢查确認過。
好一番折騰之後,辰時中,宋玉枝一行人順利到了金殿之上。
這日并不是朝會的日子,建元帝還算得閑,正在案前批閱奏折。
聽到宮人通傳他們到了,建元帝随手擱了朱筆,讓他們進了去。
“武安侯夫人,别來無恙啊。來人,給武安侯夫人賜座。”建元帝免了三人的禮,和煦地笑道。
還别說,光從他這模樣上看,還真像是宋知遠猜測的那樣,像個關心晚輩的慈愛長輩。
但宋玉枝不久前才見識過這位陛下雷霆無常的手段,可不敢随意造次。
她堅持把禮行完,又推辭過一番。
直到建元帝還是堅持讓人搬來了椅子,宋玉枝這才半推半就地側身坐下。
建元帝笑呵呵地看過他,又看向宋彥和沈遇,“兩位愛卿日前突然上折子自請離京,可是對京中有何不滿?”
這話問得就意味深長了。
宋彥和沈遇都算是天子近臣,日常接手的事宜都是跟建元帝親自對接的。
他們若是對京中不滿,那就是對建元帝不滿了!
宋彥和沈遇再次行禮,連忙道不敢。
宋彥道:“陛下,臣惶恐。臣這樣的殘疾之軀,自古便不能入仕途。幸得陛下垂憐,臣才能僥幸謀得一官半職。若臣還心生不滿和怨怼……臣實在不堪為人臣子!”
沈遇也是一樣,“臣阖家受前朝昏君忌憚,落了個屍骨無存的下場。如今得遇陛下這樣的明君,為臣阖家洗冤正名,便是臣父在地下有知,也隻會欣慰感恩。”
建元帝颔首,又疑問道:“兩位愛卿既然不曾對京中不滿,又何必自請離京呢?在京為官和外放的區别,想來不用朕告知你們二人。”
他詢問的對象依舊是宋彥和沈遇,目光卻重新落到了宋玉枝身上。
不用說,建元帝已經猜出這是宋玉枝的主意。
宋玉枝索性也不再兜圈子或者隐瞞什麼,大大方方地起身道:“陛下,這确實是臣婦的主意。臣婦這胎保得不易,近來雖然胎像漸穩,但臣婦始終懷念在豐州城裡的日子。臣婦的父親和丈夫被臣婦鬧得沒法子,又眼見臣婦因為思念豐州城而茶飯不思,這才上了這樣的折子……”
說到這裡,宋玉枝臉上露出赧然的笑,再次恭恭敬敬地行禮,“臣婦任性妄為,也知道官員的委任并非兒戲。若陛下要責怪,就怪臣婦一人便好。”
宋彥和沈遇也順勢垂首跪下。
霎時間,金殿之上靜得落針可聞。
好半晌之後,上首才重新傳來建元帝的聲音——
“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宋愛卿和沈愛卿能把家人看得比前程還重要,确實令人動容。若朕不允,也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一些。”
說着,建元帝就從案上抽出一道調令手谕,讓大太監當堂宣讀,任命沈遇接替方鴻光的職務,成為豐州城的守将。宋彥則是被任命為豐州城知州。
顯然,在他們三人到來之前,建元帝已經做好了應允的打算。
既然他這麼順利地應允了,又宣召他們三人前來作甚呢?
總不至于是專程為了聽宋彥和沈遇的那番場面話。
懷着這樣的疑問,宋玉枝跟着宋彥和沈遇一道領旨謝恩。
又寒暄過幾句,建元帝話鋒一轉道:“豐州城距離京城路途遙遠,你們這一去,不知道再見面時是何年。尤其是武安侯夫人,朕膝下無女,隻把你看成自家女兒,你肚子裡的孩子也和朕有緣。可惜朕是沒機會親眼看到你家的孩子降生了,朕便提前讓得力心腹給孩子準備了一份見面禮,你且看看,看看合不合用。”
話音落下,有人捧着托盤入内。
那托盤極大,上頭的物什琳琅滿目,有純金打造的長命鎖,做工精緻的虎頭鞋帽,綴滿寶石的璎珞項圈等不一而足,不隻貴重,意頭更也極好。
宋玉枝掃過一眼,正準備再次謝恩。
下一瞬,宋玉枝擡首,忽然就呼吸一窒,額前甚至不自覺地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隻見那負責呈送見面禮的建元帝心腹不是旁人,赫然正是宋玉枝先前在圍場見過的、海明最信重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