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拜碼頭
鄭青雲很快就離開了馬援朝的家。
老爺子被調到市人大工作,基本上就是個閑職,他已經跟市委打過招呼,不打算去人大養老,而是提前病退。
反正距離他退休的日子也就隻剩下不到半年。
楊紹林對於這個事情,倒是也沒什麼意見。
看看時間,鄭青雲這才注意到,已經下午三點多了。
想了想。
他便騎著車來到了縣委大院這邊。
有一說一,鄭青雲可不光是讓胡軍等人來找林振東這位新任縣委書記彙報工作,他自己也是要過來的。
畢竟拜碼頭這種事情,最忌諱的就是端著架子。
哪怕背後有靠山,鄭青雲也不會在林振東面前擺姿態。
說白了。
他可以不介意自己是否得罪林振東這個縣委書記,卻怕得罪時間。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身為縣委書記的林振東對他的升遷有決定權。
而這段時間,說不定恰恰是自己升遷的最後時間,幾年之後就踩線了。
再想升遷,沒有機會了。
官場之中,第一重要因素不在政績,而在年齡。
處於某個年齡段的人,無不時刻計算著自己的時間。
有誰願意為了逞一時之快,將自己難得的幾年時間浪費掉?
鄭青雲不是笨蛋,他現在是正科級,如果運氣足夠好,再過個兩三年,完全有機會摸一摸副處級的門檻。
如果因為得罪林振東,從而讓自己的仕途出現阻礙,那損失可就大了。
事實上。
如果不是因為楊紹林和楊東方這父子倆前世就跟自己仇深似海,鄭青雲就連他們也不願意得罪的。
官場是個隻栽花不栽刺的地方。
你在官場樹了一個敵人,即使你有再大本事,將這個敵人踩在了腳下,人家一旦有機會,也可能反咬你一口。
鬥爭不是官場的必然法則,鬥爭僅僅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平衡才是官場的終極法則,鬥爭則必然將平衡打破。
…………
鄭青雲走進縣委大院,來到了書記辦公室的門口。
果不其然。
雖然是開著門,但卻沒有人在裡面彙報工作。
很顯然。
胡軍等人都已經離開了。
對此鄭青雲倒是不覺得意外,對於如今的富民縣幹部們來說,林振東這個縣委書記屬於是冷竈,沒有幾個人會願意來燒冷竈的。
哪怕是有心投靠他的人,這時候其實也都在觀望著,看看這位新官上任的縣委書記,能不能站住腳。
這也是為什麼鄭青雲要讓胡軍等人今天就來彙報工作的原因。
雪中送炭,永遠都要比錦上添花更讓人印象深刻。
真要是林振東穩住了縣委的局面,到時候不管是誰來投靠他,在他眼裡的地位,都隻能是見風使舵之輩。
而現在來見他的人,才有機會被他相信,並委以重任。
鄭青雲深吸了一口氣,輕輕敲了敲門。
「誰啊?」
裡面傳來了林振東的聲音。
「書記,是我。」
鄭青雲露出一抹謹慎的笑容,隨即客客氣氣的說道:「我是庫勒鄉的鄭青雲。」
「喲,青雲同志來了。」
林振東擡起頭看到鄭青雲,臉上頓時露出一抹笑容。
陽光透過辦公室的窗戶,灑在整潔的辦公桌上,林振東站起身,笑著對鄭青雲伸出手:「歡迎啊。」
「書記您好。」
鄭青雲臉上帶著恭敬的微笑,快步走到林書記辦公桌前,禮貌地說道:「我今天來向您彙報一下我們庫勒鄉政府的工作情況。」
拜碼頭自然要有拜碼頭的規矩。
像現在這樣,有個合理的借口,那自然是最好的。
「哈哈,我就知道,你肯定會過來的。」
林振東笑了笑,隨即說道:「來,坐下慢慢說。」
鄭青雲也沒有客氣,來到辦公室的沙發上坐下,這才有條不紊的彙報了起來。
「書記,過去這一段時間,我們庫勒鄉在農業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鄭青雲緩緩說道:「我們大力推廣了玉米的機械化種植,今年全鄉的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並且在後庫勒村開辦了玉米深加工廠,打算利用這樣的方式,增加農民收入。」
頓了頓。
他補充道:「為了保障農業生產用水,我們也沒閑著,在全鄉範圍內,從二月底日起就對轄區內灌溉渠道進行全面維護與修整,為春耕生產灌溉打下了堅實基礎,不僅保障了農田用水,還為村民節約了灌溉成本,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能做事是好事情,但也要把自己做的事情對上級彙報出來,要不然領導怎麼知道你努力了?
這就是鄭青雲的想法。
林振東對於鄭青雲的話聽的很認真,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鄭青雲見狀,繼續說道:「在特色產業方面,我們庫勒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民俗產業,準備在鄉裡打造一個民俗旅遊村,市裡那麼已經批準了,下一步打算趁著夏天對外開放。」
彙報完成績,鄭青雲表情變得嚴肅起來,緩緩說道:「不過,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部分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在一些偏遠地區,交通還是不太便利,影響了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
既然是來彙報工作的,那不僅僅要說成績,還得把問題和困難說出來。
「不錯。」
林振東認真聽完了鄭青雲的話,思考片刻後說道:「青雲同志,庫勒鄉的工作有亮點,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接下來你們要制定詳細的計劃,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在產業發展上,要繼續挖掘潛力,形成規模效應。有什麼困難,縣委縣政府會全力支持你們。」
鄭青雲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連忙說道:「感謝林書記的指導和支持,我們一定努力把庫勒鄉的工作做得更好!」
說完這番話之後,他笑著對林振東道:「您要是有時間,可以去我們鄉裡看看。」
「好。」
聽到這句話,林振東頓時眼前一亮。
他又不是白癡,自然明白鄭青雲的意思。
很顯然。
鄭青雲這是在點醒自己,讓自己多深入基層,擴大身為縣委書記的影響力。
想到這裡,林振東哈哈一笑,看著鄭青雲說道:「青雲同志,有沒有興趣來縣委?」
「縣委?」
鄭青雲一愣神,隨即不解的說道:「書記,您是說……」
「我想讓你擔任縣財政局的局長。」
林振東看著鄭青雲,緩緩說道:「你也知道,我剛來富民縣,需要自己人。」
能對鄭青雲說出這番話,他自然是掏心掏肺了。
畢竟一方面因為妻子和盧文靜姐妹倆的關係,一方面也是因為鄭青雲在馬援朝的口中,確實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應該得到重用。
「書記。」
鄭青雲聞言苦笑不已:「您的好意我心領了,可我這才剛剛提拔到鄉長的位置上不到半年,屁股還沒坐穩,去財政局當局長,肯定會被人詬病的。」
說著話。
他眼前一亮,對林振東說道:「不過,我倒是可以給您推薦一個人。」
「誰?」
林振東不解的問道。
「胡軍。」
鄭青雲坦然道:「華民鄉的鄉長,今天下午他應該來過您辦公室吧?」
「嗯?」
聽到這句話,林振東陡然一驚,隨即反應過來,驚訝的看著鄭青雲,一臉詫異的說道:「原來是你!」
畢竟能夠被譽為林家第三代扛鼎之人,林振東如果是那種什麼都不懂的官二代,根本不可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
稍微一愣神之餘,他馬上就反應過來,下午那些找自己彙報工作的縣裡幹部,恐怕背後都有鄭青雲的影子。
「跟我可沒關係。」
鄭青雲坦然說道:「是馬書記的意思,這些人都是馬書記提拔起來的,他的意思是您看看怎麼樣,有合適的就用一下。」
聽到這番話,林振東微微點頭,已然明白了鄭青雲這番話的意思。
人家沒有逼迫自己非要用這些人不可的想法,就是把底牌亮給自己而已。
直白一點來講,馬援朝等於是把他在富民縣的力量託付給自己了。
這可是讓林振東非常意外的。
「你回去轉告老書記。」
林振東表情嚴肅的看著鄭青雲說道:「感謝他對我的幫助,有機會我回省城,請建軍同志喝酒。」
鄭青雲點點頭,自然明白林振東的意思。
政治上的利益交換,有時候就是如此的樸實無華。
馬援朝把富民縣這邊的籌碼交給林振東,自然而然,林振東就會把這份人情用在馬援朝的兒子馬建軍身上。
「說起來,你為什麼自己不做這個財政局長,非要讓胡軍來做?」
林振東回過神來,看著鄭青雲問道。
他很好奇,要知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鄭青雲和胡軍一樣,都屬於馬援朝的人。
「書記。」
鄭青雲平靜的說道:「您剛來富民縣,可能不太清楚,我雖然也是馬書記提拔起來的,但並不是他培養的幹部,屬於半路出家,培養我的人是長青鄉的黨委書記孫健同志。」
說到這裡。
鄭青雲笑了笑道:「所以,把胡軍提拔起來,對您而言,有千金買馬骨的意義。」